Never forget that everything Hitler did in Germany was legal.
Martin Luther King
Never forget that everything Hitler did in Germany was legal.
Martin Luther King
「包容」這個詞,近年在香港,時時受到歪曲和誤解。
「包容」不是縱容陋習、助長罪惡之風的意思。「邪惡之所以勝利,在於善良的人一事無為」──路見不平,不予干預,以「包容」的一知半解來自慰阿Q的懦弱,是很可鄙的。
什麼是「包容」(Tolerance)呢?一九八六年六月,倫敦一群作家,在市中心海德公園附近定期聚會,痛論時政。他們尤其不滿首相戴卓爾夫人的管治,商量有什麼辦法,可以用自己的寫作影響力,令戴卓爾夫人倒台。
他們成立了一個鬆散的同盟,自稱「六月二十日小組」,因為正是在一九八六年的六月二十日,決定同氣連枝,以結束戴卓爾夫人管治為目標,他們認為這將是歷史的一天──其中的典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貴族出身的德國將領史托芬堡密謀刺殺希特拉的壯舉。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正說「包容」
「飛魚」費斯在幾次奧運已共獲獎牌21面。早幾天他在拿到生涯第17面金牌時,廣播員高呼「他是歷來最偉大的運動員嗎」。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說,至少他是最偉大運動員之一,但偉大不能單靠獎牌來衡量。
美國人普遍認為,1936年在柏林奧運會上奪得四面田徑金牌的黑人運動員歐文斯(Jesse Owens)是最偉大的運動員,不僅因為他迭創紀錄,更因為他以驚人的成績有力地反擊了希特勒的種族歧視,使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深受鼓舞。
但在我心中,最偉大的運動員是在柏林奧運挑戰歐文斯的德國運動員魯茲.朗(Luz Long)。在跳遠項目中,他奪標呼聲最高,賽前希特勒接見他,鼓勵他要擊敗歐文斯。初賽時,歐文斯跳兩次都違規,第三次若達不到標準就要出局了。這時,魯茲.朗走到他身邊,教他一個小訣竅,就是把毛巾放在起跳板數英寸處,就肯定不會犯規和進入決賽了。歐文斯照做,進入決賽。決賽中,魯茲.朗以7.87米平了世界紀錄,歐文斯以8.06米贏了他。貴賓席上希特勒臉色鐵青,看台上的觀眾倏忽沉靜。場中,魯茲.朗跑到歐文斯站的地方,舉起他的手高聲喊:「歐文斯!歐文斯!」歐文斯隨即舉起魯茲.朗的手,聲嘶力竭地喊:「魯茲.朗!魯茲.朗!」>
在德國全民被希特勒國家主義麻醉的社會氣氛下,魯茲.朗堅持運動員精神而不顧納粹強權和全民「愛國」的群情。柏林奧運會結束不久,他就被送上了北非戰場。他死在一個簡陋的戰地醫院,和他同時代的德國人不理解他,後來的人則因他的德軍士兵身份絕少提起他。他不是成功者,卻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
李怡
2012-08-05
Reference: 最偉大的運動員
梁特首沒上任,先爆連串政治大麻煩,家居六處僭建,香港譁然,此一危機很嚴重。
人家僭建,你昂首挺胸說他是「誠信」問題。三個月的密集炮火下來,好,原來自己也僭建,說只是「無心之失」的疏忽,普世沒有這樣的道理。
但候任特首是中國人。中國人的是非邏輯一向都非常有趣:什麼是「誠信問題」,什麼是「疏忽」,完全視權力分布而定。譬如:一個小百姓反抗,殺了個公安,「訂一個說法」,是殺人兇手,但毛×東殺人接近一億,卻是「犯了錯誤」。
我請教過來自大陸崇拜毛澤東的許多中國人,如果毛主席犯了「錯誤」,希特拉何嘗不是一點點「錯誤」?他們說:毛主席不同,要全面評價一個人物;毛澤東思想為中國人民謀了巨大的幸福,毛主席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對比之下,殺那麼個把千萬人,算不得什麼,人民願意付出代價。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他已經上了你
網上熱傳的短片:美國一個野生動物愛好者,在烏干達野生動物園拍大猩猩,大猩猩發現了他,龐然走過來,對他摟抱親嘴,他心頭狂跳,不敢亂動,怕二百磅的大猩猩獸性發作,一拳就能打死人。
但有驚無險,大猩猩很有愛心,把他接吻一通就走人。人對猩猩有偏見,以為畜牲暴戾,其實,猩猩雖與人同源,人比猩猩可以更殘酷。
一九三四年,希特拉剛上台不久,納粹德國逮捕了德國猶太詩人穆山(Erich Mühsam)。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猩猩與人
在一個反智的時代,沒有真正的演說家,在街頭煽動力強青筋暴現的說話人,叫做煽動家(Demagogue)。煽動家的說話方式,是嘩哩嘩啦不停叫喊,只有他嘶叫,不可以你插話,他患上了躁狂症,是精神病的早期徵候。
中國人社會三千年來沒有演說這一科,不會明白何謂Demagogue。但西方有,英文辭典的定義很清楚:「特別是演說家或政治領袖,以煽動人民的感情、激情、偏見而得到權力和威望的人。」(A person, especially an orator or political leader, who gains power and popularity by arousing the emotions, passions, and prejudices of the people)。
其中關鍵:是「人民的偏見」(Prejudices of the people)。民族質素越粗糙、民智越愚塞,「人民」越有偏見。例如,毛澤東喊一句:「打土豪,分田地」,喚起了「中國人民」──其實是農民──用暴力搶奪地主的財產,就是Demagogue的煽動。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補上這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