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同樣是一個歐洲古城,亦都是North Rhine-Westphalia(德語: Nordrhein-Westfalen)省內最大的城市 – Cologne(德語: Köln)。
最早生活在Cologne這地方是叫Eburones的部落。在長達9年的高盧戰爭(Gallic Wars)中被Gaius Julius Caesar(凱撒大帝)與日耳曼民族Ubii打敗。公元前38年,生活在萊茵河Rhine東邊的Ubii開始遷入到西面的Cologne一帶。直到公元50年,由羅馬帝國(Roman Empire)的第四位皇帝Claudius與太太Julia Agrippina/Agrippina the Younger(奧古斯都Augustus Caesar的曾孫女)在此地建立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也就是現在的Cologne。之後更成為羅馬帝國下日耳曼尼亞(Germania Inferior)省的首府。
說到Cologne當然不得不提地標科隆大教堂(英語: Cologne Cathedral/德語: Kölner Dom)。1248年一場大火燒毀了科隆大教堂前身的舊教堂,同年科隆大教堂開始動工。這座建了六百多年的大教堂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德式教堂,教堂存放了東方三博士(Biblical Magi)與三位聖人Saint Irmgardis of Köln、Saint Albertus Magnus、Saint Ursula的遺骨。
科隆紋章Coat of arms of Cologne上的三個王冠代表就是東方三博士(Biblical Magi)。而十一滴眼淚就代表主保聖人(Patron saint)Saint Ursula。
1164年由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皇帝Frederick I Barbarossa將原本放於米蘭大教堂(Milan Cathedral)的三博士遺骨贈送給科隆大主教(Archbishop of Cologne),這大主教也是神聖羅馬帝國七位選帝侯(英語: Prince-elector/德語: Kurfürst)之一。
雖然科隆大主教位高權重,但1288年他在Battle of Worringen被貴族所打敗並撤退到Bonn(貝多芬Beethoven的家鄉),自此科隆人擺脫大主教的管轄並於1475年成為帝國自由城市(Free Imperial City)。
此外,一聽到Cologne大家一定會聯想到古龍水(德語: Kölnisch Wasser)。法文Eau de Cologne也就是科隆之水的意思,是1709年由Giovanni Maria Farina/Johann Maria Farina發明。其中以門牌號碼命名的4711古龍水最出名。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