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起身,在呼家樓站外買了兩個飽做早餐,今早的目的地是萬里長城。
由於大部份的遊客都喜歡都八達嶺長城,所以我們想去比較少人的居庸關。昨天在王府井已經詢問過旅遊局的職員,她以不耐煩的態度告訴我們居庸關現在不開放,若要遊覽長城只能到八達嶺。
往八達嶺長城的公車站位於北面的德勝門箭樓,可以乘地鐵到積水潭,出站後往東大概走十分鐘就到達箭樓。
順帶一提這個積水潭,以前的北京並不缺水,雖然沒有大河流流經京城,但有西海、後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六個天然湖泊。元朝時為漕運需要開鑿了通惠河,使糧食可從南方經通惠河運到北京,終點便是積水潭。積水潭是十三世紀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比上世紀50年代填埋前的積水潭還要大五倍。元、明、清三朝都依靠它接收糧食。但為了興建地鐵,積水潭被填埋並成為歷史,現在的人都把西海當作積水潭…
大概一小時的車程,未到八達嶺已經可以看到長城,途中會經過天下第一雄關 – 居庸關,發現有人在那裡登長城,我想那些人應該是包的士或租車才可到達。
八達嶺長城下有一個黑熊公園,雖然失去自由,但總好過被無良商人窄取黑熊膽汁。
現在登長城可以乘搭滑車抵達長城的入口,就這樣輕鬆登上長城。這條延綿萬里的建築,真的氣勢磅礡,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就是太多人。 =.=
長城雖然長,但開放的區域實在太少,加上有些通道由寬變窄,甚至乎單線雙程行車,就好像放工時間的金鐘站。最終我們都走到開放區域的盡頭,心想可以的話下次帶一些露營裝備然後偷偷進入其它長城,哈哈。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郊,明十三陵就位於兩者中間。今次沒有去的明十三陵屬於世界文化遺產,明朝十六位皇帝有十三位都葬於此。那另外三位葬在那裡呢? 那就要講一些明朝的歷史了。
第一位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明太祖)最初以金陵為首都,稱南京應天府,也就是明故宮。朱元璋死後葬於南京鍾山的「孝陵」。
第二位是朱元璋的皇太孫建文帝朱允炆(明惠宗),也就是電視劇洪武三十二裡的陳山聰,叔父燕王朱棣(馬德鐘,後來的明成祖)起兵靖難,揮軍直搗南京應天府,朱允炆下落不明,後世稱為「靖難之變」,亦因此建文帝不在明十三陵。
第三位是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鈺,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鎮於土木之變被西部的蒙古族 – 瓦剌所俘虜,明代宗才得以繼位。但後來英宗復辟,朱祁鈺被害死(死因不明),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以親王身分將他葬於北京西郊金山的「景泰陵」。
歷史講完,下一站天壇。
Reference:
你这个游记很牛!
LikeLike
謝謝您的回覆。 =)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