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ann Martel
沒有比我想象中的懸疑,除了主角在最後向日本人說出另一個版本引起很大的震撼外,大部份的篇幅都比較平鋪直敘。始終電影在視覺上可帶給觀眾很大的娛樂,若果將很多細節都有文字表達,的確比較沉悶。幸好我沒有看電影版,否則可能未能看畢全程。 =P
Pi 的冒險旅程令我確信人生其實應該要積極面對困境,並且敢於挑戰各種教條。而 Orange 同班馬的一段也令我動容,但最深刻都是末段的人化版,也令我聯想到 Pride and Prejudice 裡人與人之間因主觀的看法而產生的各種非理性思考與行為。當然這些情感上的因素其實也是人性的一部份,我們也不應追求那種非人性的絕對客觀,但要如何判斷自己的行為或思考有一定程度的理性支持,並盡量排除非理性的影響,或者是人類一生人都要學習的學問。

作者: Jane Austen
每個人都被內心的 Pride and Prejudice 所主宰。
思想簡單的如書中的 Mrs Bennet,一看就知係為利是圖的單細胞生物;
有野心而又立心不良的如 Wickham,係一個口蜜腹劍的偽君子;
懂得思考的如 Elizabeth,都因為姐姐 Jane 的失戀而厭惡 Mr. Darcy。
幸好最後都被他的真誠與付出所感動,並得悉真相其實並非自己所想。
人同人之間其實有著一道自己建造而又看不見的牆,它可以蒙蔽自己所看到的,又可以阻擋真我不會裸露於人前(就好似電腦的 Firewall)。它有時可以保護你、有時又會誤導你,又或者你用它去欺騙其它人。
越能夠看透它的人,就越接近真相,但亦會有人因為自身利益而對真相視而不見,你會點運用你的那道牆?

P.S: 好喜愛書中的 Jane 與 Elizabeth,雖然兩人性格大不同,但各有吸引之處。 =)
The more I see of the world, the more am I dissatisfied with it; and everyday confirms my belief of the inconsistency of all human characters, and of the little dependence than can be placed on the appearance of either merit or sense.
Elizabeth Bennet
Dream BIG and go for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