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的浴缸 – 突破性思考的藝術與邏輯

作者: David Perkins

之前未有買新書,所以再看一編這本大學時所買有關突破性思考的書,原來已經差不多有十年。

作者 David PerkinsMIT 人工智慧學博士,要研究人工智能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研究我們的大腦如何運作,思考是什麼? 而本書正是作者分析靈光一閃 (也就是Eureka!,哈哈) 是怎樣的一回事。

當我們面對問題而一籌莫展的時候 (例如 IQ 題),到底有沒有一種思考的方法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有些人很快就找到出路,亦有些人窮盡腦汁也如答案無緣,對作者來說突破性思考在困局裡產生了關鍵的作用。

本書的中心主要將困局類比作克郎代克 (Klondike/Clondike) 空間克郎代克是加拿大一個淘金的地方,來到這裡淘金夢者將面對四大挑戰:

  • 處處可能的荒野
  • 漫無頭緒的高原
  • 峽谷裡的探索
  • 錯誤預期的綠州

 

要注意的是邏輯推理能力對這克郎代克空間裡的四大挑戰並沒有顯著的優勢,惰性知識 (Inert knowledge) 反而往往讓我們泥足深陷,如何可以突破這些陷阱正是本書的重點。

作者在最後一章指出克郎代克空間這模型並不局限於描述突破性思考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的進化論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描述社會演化的 (或稱模因,英文: Meme) 同樣拼命地掙脫克郎代克空間

為何這世間會有突破性難題的存在? 我對作者其解釋所帶出的自我組織臨界狀態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特別深刻,有機會一定要再深入研究一下這有趣的理論。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