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達賴

陶傑 – 輪到你做莊

二十一世紀,西方的地運開始衰落。西方沒有人文和政治領袖。幾年前,查良鏞先生對我說:本來這是中國文化復興、宣播世界的最佳時機,一千年來難逢。如果中國文化有貨色剩下,中國人現在是真正的吐氣揚眉了。

查先生厚道,沒有再說下去。意思就是:世界好不容易輪到一個可以由中國做莊家的時機,但這一代的中國人,做不來,白白浪費了歷史時機。

當然,有許多人不同意。他們會說:現在中國人有錢,還有世界最大的市場。

然而,「做莊」的意思,不止是錢,而是優秀的文化。中國人自己都知道,世界此刻對中國的「尊重」,是看錢份上。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輪到你做莊

Advertisement

陶傑 – 皆大歡喜

中國總理訪問英國,帶去合同三百五十億美元,並指定要英女皇見。英國稍一遲疑,中國即以取消訪問相脅。

英國政府向泰晤士報放料,將事件變成了不大不小的國際花邊新聞。英國外交,以推動貿易利益為原則,對第三世界的什麼民主人權,沒有太大的興趣。中國總理來訪,如果給足錢,如同付入場費,英女皇當然準備好見你,本來不是問題,但不知何故,變成了「中國總理渴望見英女皇,英國看錢份上,特予批准」,灰頭土臉的形象是誰?絕對不是英國首相。

英國跟德國不同。德國本來有強大的出口力,譬如平治房車,德國產品與中國官場的貪腐,同步自然增長。駕駛德國平治汽車,是中國人生平夢想,其次才是子女送英國寄宿學校。中國貪官即使有錢,想買平治,平治汽車廠生產不來,你要排隊,所以德國政府有本錢官方會見達賴喇嘛。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皆大歡喜

李怡 – 快樂的兩個層次

親友拜年或電話短訊拜年,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新年快樂」。達賴喇嘛去年底在印度的一場演說的開頭是:「每個人都渴望能過幸福快樂的人生。沒有人每天一早起床時,會希望自己最好整天煩惱不斷。」

快樂與逸樂,和悲傷痛苦一樣,都是人類心智的一部分,是自我的感覺。達賴說,他跟世界許多科學家接觸,發現他們都無法明確分辨感官(sensory)層次和心理(mental)層次的意識。但這二者是有明顯差別的。

人們通常追求的歡樂,多半是感官的層次。例如,好看的東西,好聽的音樂,好吃的、好聞的、摸起來舒服的,或者性的歡愉。這些感官經驗都很短暫,好聽的音樂停止,縱會回味,畢竟快樂也消失了。相對的,人們在心理層次發展出的快樂經驗,則可以持久,而且比較平靜、安詳、穩定。
Continue reading 李怡 – 快樂的兩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