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達爾文

陶傑 – 狼為什麼恨羊

香港人玩政治,玩不過大陸,因為性格太膚淺。最重要的,是大腦長期懶惰,不會思考,這一點,英國人教得真好。滿街報攤上的中國權力鬥爭政治八卦雜誌,都是大陸的自由行買,香港人不聞不問。這一點,是註定香港必然被中國吞噬的理由。

我問過幾個香港中環的行政人員、專業律師、記者,問他們看不看報攤這類大陸政情八卦周刊,個個都搖頭。我問他們為什麼不看?

一個說沒有興趣。另一個說:這些雜誌都是謠言,第三個說:看不懂。我聽了,笑笑,不作聲。梁齊昕喧嘩割脈,或者吳綺莉被指為虐打女兒,這些新聞,香港人覺得不高深了,都會看。

報攤湧現的大陸政情雜誌,多達一百幾十種,證明有龐大的市場,有許多大陸人搶購。身為香港人,如果精明你會問一句:為什麼大陸的中國人來香港買這種東西帶回去?這些讀物講的是什麼?如果都是謠言,為何其封面的黑幕高官人物,幾個月後真的都被抓捕?為什麼大陸人看得懂這種書,而我身為香港人,我看不懂?也就是說:為什麼大陸中國人來一趟香港,除了奶粉廁蓋棉花棒,還擁有一大堆我所不知道、不明白、或不屑擁有的資訊?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狼為什麼恨羊

Advertisement

陶傑 – 香港問題

香港面對大陸,沒有得對抗。除了本地許多人本身的中國基因:自私、貪婪、好內鬥,香港人昧於歷史、哲學、長期缺乏精明的文史科教育,而且懶惰而不肯學,註定了香港必定衰亡的命運。

如果你是精明的香港人,走過街頭報攤,看見一攤架的雜誌,都是兜售大陸中共高層權力鬥爭的時事內幕書刊。你會心中數一數,連書帶雜誌,可以有五六十種。

如果一個人精明,而且擁有記憶,你會想:二十年前,香港街頭的報攤,全部是「藏春閣」、「豪情」、「龍虎豹」之類的廉價色情雜誌。為什麼今天,香港報攤一本這種色情雜誌也沒有了,連本地八卦周刊,也擺到一邊了,正面主力,全是講述大陸權力鬥爭黑幕的政治書?

你隨便問一個香港人。他會先一楞,想想,說:因為市場變了,以前的色情雜誌,是大陸人看的;現在,大陸人不看鹹濕書了,都看政治八卦內幕雜誌。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香港問題

陶傑 – 科學怪人

英國一項調查:在網絡和iPad世代,人類的智商下降。在沒有電腦的維多利亞時代,人類反而比現在聰明。

當然,此一調查,標明「維多利亞時代」,自然以英國為中心,因此不可以誤會:一九○○年的盧旺達非洲人,比今日的土著聰明。調查結果是指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文思想家輩出,赫胥黎、達爾文、格拉士東、邱吉爾,還包括羅素,今日人才貧瘠。

英國來的朋友,聽說香港人懷念英治時代,笑說:「首相金馬倫,我們不想要,如果香港人想他來香港當總督,我們不介意轉讓。」

網絡時代,智商下降,因為這一代人不太懂得分辨和思考。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科學怪人

陶傑 – 歷史文化

梁班子又爆出「張震遠事件」,特區香港的「行政會議」,十六年來,由「中國人當家作主」,砸毀得七七八八,今日成為笑話集中營。

正如特區的「大紫荊勳章」是抄襲自英國人的皇室授勳制,「行政會議」也是全盤模仿英國殖民地的行政局。但是無一例外,種種抄襲仿模英國人的中國式山寨版,正如成龍大哥說的:「中國製造的電視機會爆炸」,都無不例外地以失敗告終。

英國殖民地的行政局,是很莊嚴的管治高層。「港督會同行政局」,由於「港督」在先,行政局多半是從殖民地的土著中選拔開化了的精英來昇任,因此英國人對於土著的選拔,打醒十二分精神。
徹查三代基因,了解半生品格,英國人絕對不會選錯半個爛果子,以免「港督」這塊名牌被你連累,因為港督直屬英女皇。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歷史文化

陶傑 – 我會回來

阿爾及利亞的西方天然氣人質大屠殺,人質死了近廿人,存活者緊急撤退,但英國天然氣公司的主管說:我會回來。

這句話豪氣衝天。已經屍橫遍野,還要回來?當然。有利潤在的地方,不論代價多少,都會回來。換了是香港的公司,早已魂不附體,家屬嚎哭,議員叫「問責」,投訴這個,檢討那樣,加上「黑色旅遊警示」了。但是這個主管說:我會回來。

這是帝國和殖民地的分別。既然是開拓和宣播,必有不可預測的阻力和風險。十九世紀的傳教士去中國佈道,許多給抓起來殺了頭,叫做「教案」。河北天津、山東曹州,拳匪鬧北京,無數教案,死了不知多少人。但從此聖經就此隔絕了嗎?沒有。今天,香港學生有得讀聖保羅和拔萃,家長拚命搶得報名表,多得捐軀殉道的許多前人。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我會回來

阿基米德的浴缸 – 突破性思考的藝術與邏輯

作者: David Perkins

之前未有買新書,所以再看一編這本大學時所買有關突破性思考的書,原來已經差不多有十年。

作者 David PerkinsMIT 人工智慧學博士,要研究人工智能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研究我們的大腦如何運作,思考是什麼? 而本書正是作者分析靈光一閃 (也就是Eureka!,哈哈) 是怎樣的一回事。

當我們面對問題而一籌莫展的時候 (例如 IQ 題),到底有沒有一種思考的方法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有些人很快就找到出路,亦有些人窮盡腦汁也如答案無緣,對作者來說突破性思考在困局裡產生了關鍵的作用。

本書的中心主要將困局類比作克郎代克 (Klondike/Clondike) 空間克郎代克是加拿大一個淘金的地方,來到這裡淘金夢者將面對四大挑戰:

  • 處處可能的荒野
  • 漫無頭緒的高原
  • 峽谷裡的探索
  • 錯誤預期的綠州

 

要注意的是邏輯推理能力對這克郎代克空間裡的四大挑戰並沒有顯著的優勢,惰性知識 (Inert knowledge) 反而往往讓我們泥足深陷,如何可以突破這些陷阱正是本書的重點。

作者在最後一章指出克郎代克空間這模型並不局限於描述突破性思考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的進化論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描述社會演化的 (或稱模因,英文: Meme) 同樣拼命地掙脫克郎代克空間

為何這世間會有突破性難題的存在? 我對作者其解釋所帶出的自我組織臨界狀態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特別深刻,有機會一定要再深入研究一下這有趣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