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開始,亞洲經濟增長,因為勞工成本廉價,出口強勁,促成就業普遍,市場旺盛。
本來,亞洲的「奇蹟」,只是經濟現象,經濟以「價格」(Price)的競爭為本,價格只與一個「錢」字有關,但那時候,亞洲一些領袖,開始翹尾巴,在國際論壇誇誇而談,大講所謂「亞洲價值觀」。
「亞洲價值觀」是甚麼?二十年來,除了一個錢字很明確,其他一片模糊。
亞洲不同歐洲。歐洲是耶教文明地區,從芬蘭挪威,到意大利葡萄牙,連俄國和波蘭,除阿爾巴尼亞和巴爾幹的少數,都信奉同一宗教,而且在一九九一年之後,都有民主普選。歐洲基本上,是一種共識。
但是亞洲不同:亞洲表面各自發財,日本脫亞入歐,早已不屬亞洲。南韓和中國,表面上稱為「儒家文化」,其實是胡扯,中國是蘇俄馬列的共產國,跟「儒家」沒半點關係,韓國也不再是「華夏」,跟真正儒家的台灣中華民國,韓國又沒有邦交。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亞洲價值觀」 →
電視台風暴,香港的電視壟斷問題,成為焦點。強勢的那家電視台,同時遭到聲討。
但是一家電視台沒有用機關槍監你看,如何能壟斷?沒有巿場的選票自動支持,電視台不可能壟斷。
有一家電視長期壟斷,是因為香港的家長,尤其是主婦。主婦手裏握緊遙控器,所以,這家大台的電視劇、廣告、遊戲節目,以香港屋邨主婦為對象。
這個族群,教育水準低下,收入偏低,缺乏品味的判斷力,許多還是大陸新移民。中國女人一旦成為主婦,上承家姑的威嚴,中有妯娌姑嫂的流言,下有養小孩的辛酸,不知不覺之間,在中國家庭倫理的魔咒裏一生虛耗。
不思進取的,嚴格來說,不是電視台──電視台的強勢、懶惰、僵化,自然是一種霸權,但這種權力,是千萬師奶觀眾用遙控器投票,一點一點地點擊投給電視台的。
如果這個族群有點修養和品味,最簡單的方式,是關機不要看。人人都不看,收視大跌,電視台的戲路走不下去,就會改變。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雞和雞蛋 →
倫敦奧運會開幕禮──不是「倫奧開幕式」──「倫奧開幕式」,是鄰近地區的反智詞彙,在一個不知禮數為何物的社會,才把一個「禮」字悄悄自我閹割掉。
以鄰近地區的語意邏輯,既然是「開幕式」,那麼也沒有「婚禮」,應叫「婚式」;沒有「畢業禮」,應叫「畢業式」,雖然,在鄰近地區,早就取消了「葬禮」、「殯儀」等詞,他們概稱為「追悼會」。看見香港人「開幕式」、「倫奧」之類跟着亂叫,就會明白,向一個愚昧的社會洗腦,由詞彙開始,一點也不難。
特區政府的教育局長吳克儉,在「六四」時有向美國國會哀求美國人賜予美資機構香港僱員居美權的行為紀錄,他說:言論資訊自由,香港人不會使用一種教材,所以不會形成「洗腦」。
但中國人有「大一統」,行為「一體化」的基因。「倫奧開幕式」、「京奧開幕式」,香港的華文傳媒也跟着叫,日漸「統一」,像「悉尼」取代「雪梨」,「弗吉尼亞州」取代「維珍尼亞州」一樣,中國人的大腦結構,天生是這個樣子,吳克儉說「教材不止一套,可以各自選用」,是扭曲中國人思想行為的瞎話。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你會選擇嗎? →
Dream BIG and go for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