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曉宜/專訪
記者問:「你覺得台北人需要什麼?」 陳昇以他一貫慵懶的眼神對你說:「能否讓我們日子過得不緊張。」 一句不太有建設性的話,卻似乎道出這些日子以來,台北人活在這個城市的心情,從三一八學運反黑箱服貿、四二二反核四延燒,這個城市充滿無數的壓力,執政者對反抗者的不妥協,反抗者的步步進逼,從總統到市長,真的無人能讓我們不緊張。
反服貿 顧生活品質
陳昇說,「我真的覺得,我們不要賺這麼多的錢。」他說,台灣過去最有錢的時代,可能是不正常的時代,現在也許是正常的,台灣已經比世界上一半的人過得好,「陸客真的不要再來了,我們真的要犧牲我們的生活品質嗎? 有人說不簽服貿會被邊緣化。我想問的是,難道我們還不夠邊緣化嗎?服貿讓我們把自己的角色看清楚,我雖然沒站出來特別發聲,但如果你問我,我會告訴你,我反服貿。」
「我有很多大陸朋友,我也很喜歡他們,但我常跟他們講,等你們上廁所會關門的時候,我再跟你談統一。」陳昇不改幽默地說,卻一語道破台灣與中國的距離在哪裡,原來這不是個經濟成長率的問題,當多數政治人物都將拚經濟做為最主要的政見時,陳昇說:「我最不喜歡的三個字就是拚經濟,應該是要拚活著,用現有的姿態去製造台灣人最愛過的生活,這個辦法,不是只有拚經濟而已。」
Continue reading 陳昇 – 台灣不只有拚經濟 →
在一個自由社會,鄰近地區發生地震,捐錢不捐錢是個人的選擇。
特區政府撥款一億,明顯是政治應酬,不如不撥款,一億元捐款不可能討好中國政府,網絡的中國五毛嫌少,香港納稅人反感,是一個三輸之局。
既然三輸,不如不捐錢。但是梁班子不知因何緣故,硬要用一億來挑起政治怨恨,民間和政黨反對,無端端又變成一場政治紛爭。
特區政府不撥款,就沒有煩惱,特首完全可以得體地講話:為四川死難者深切哀悼,代表七百萬香港人轉達問候,民間如欲捐款,請自由解囊,特區政府會盡量監察善款之運用──就是這幾句話,一字也不要添加,這就可以置身事外。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血與水 →
藝評獎獲獎人賈選凝終於在內地《南方都市報》作了回應,她大言不慚地反問港人如此不滿,「是否代表我講中了?」
賈小姐,你那篇文理不通、前後矛盾、不知所云的文章,講中了什麼?反擊的輿論與網民,有誰從頭到尾拜讀過?一篇影評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風波?大家針對的主要不是你的文章是好是壞,而是懷疑藝評獎的評審與你之間以私相授受的方式,拿公帑給了你這個五毛黨。證據嘛,請看看昨天本報論壇版鍾祖康的文章,其中指出你得獎文章說,《低俗喜劇》「將guilty pleasure變成guilt-free pleasure」,整句是來自藝評獎主席評審林沛理在2006年1月29日《亞洲週刊》上一篇文章,上面正正寫道:「性奴役的觀賞性亦由一種『罪疚的快感』(guilty pleasure)變成『無罪快感』(guilt-free pleasure)」!
Continue reading 李怡 – 五萬公帑給了五毛黨 →
The following video is part of the documentary report about Ai Weiwei by PBS Frontline . It is about the work by Ai Weiwei in China. PLEASE SHARE IT AND TEAR OFF THE FAKE MASK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以下影片是從一部由PBS Frontline 拍攝關於艾未未 的紀錄片中剪輯出來。請幫手傳閱,撕下中國共產黨的假面具!
VIDEO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Reference:
黎子珍 的文匯評論 真係好有趣味性,建議先看。
–
「但是有人害怕光/有人對光滿懷仇恨/因為光所發出的針芒/刺痛了他們自私的眼睛/歷史上的所有暴君/各個朝代的奸臣/一切貪婪無厭的人/為了偷竊財富、壟斷財富/千方百計想把光監禁/因為光能使人覺醒……」 ──艾青:《光的贊歌》
前天某香港的中共喉舌,刊登一大篇的「來論」,題目是:〈李怡沒有一點中國人的味道〉 ,指斥筆者星期三講孕婦潮的蘋論,並大翻筆者此前所寫文章的舊賬。論點固不值一駁,但題目倒是筆者所喜,因為筆者一世為文,所努力的方向,正是要擺脫中國人的味道。 Continue reading 李怡 – 擺脫忍耐和趨炎附勢的中國人味道 →
Dream BIG and go for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