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府的政制局長說,香港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之後,英國對香港已經「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不存在道義責任」。
但是,這位譚局長是前「港英」政務官過渡來的。英國對香港,今日確「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但他沒有說的一樣,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前「港英」政務官,都偷偷摸摸地收藏着英國人撤走前賜與的「居英權」。
居英權之設計,人人皆知,是預防有一日共產黨在香港掀起大清算,榮獲居英權的香港華人,包括英治時期的政務官在內,可以逃跑,帶家小安全回歸英國。
居英權即是英國對香港之道義責任。現在這位局長宣佈,英國在九七後對香港已經「不存在道義責任」了,那麼他可否率領全體擁有居英權證書的特府政務官,將英國人臨走時悄悄塞給你的那張紙頭拿出來,燒掉,然後公開宣誓:為斷掉英帝國主義的這點「道義責任」,終身不會向英國政府再申請領回 (因為英國人很周到,他知道你有一天做了中國政府的人,會被迫昧着良心公開反英,所以英國容許你為了演戲,騙共產黨,可以公開放棄居英權一次,以後回復正常人性時,再偷偷領回)。
英國對香港沒有道義責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可以這樣說。前「港英」政務官今日這樣講,就有問題了。 當然,或許是中國逼譚局長講的,要將前港英高官的居英權的問題暴露出來。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道義居英權 →
特府取消了中學歷史科,嚴格來說,不是壞事。中國歷史課本有許多謊言,香港學生費時間讀,會越讀越蠢。
譬如,清末民國史,講到孫中山推翻滿清,有所謂「惠州起義」,失敗之後,又「武昌起義」。
但是所謂惠州起義,是由日本駐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他的副手後藤新平資助而支持的。如果兒玉是中國歷史教科書所說的「帝國主義者」,那麼「惠州起義」,又不知「義」在何處?
如果「惠州起義」之說不成立,那麼在邏輯上,「武昌起義」也有問題。以今日中國喜歡這個那個的「定性」,孫中山是一名在「日本等外國勢力支持下推翻當時中國合法之滿清政府之叛亂領袖」,用英文說,反而最客觀:A Japan-sponsored military rebel against the Chinese Ch’ing government,也真正的尊重歷史。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不學中史也好 →
一九四一年,中國抗日戰爭已值艱苦年代,香港新亞書院的唐君毅,那一年才三十出頭,遇到一位智者歐陽竟無。
歐陽竟無是江西人,清同治年出生,精通佛學,是中國哲學家熊十力的老師。他本名歐陽鏡湖,在中國開設佛學院,主辦佛教雜誌「內學」──「內」的意思,是內心的修煉。日軍侵略,他將學校由南京搬去四川,名「支那內學院」,精研印度佛教傳統、梵文,編印大藏經。
歐陽竟無是唐君毅父親的老師,在中國倫理裏,是太師輩份。這一年,歐陽竟無已經七十歲,戰事危急,遇到了逃難來四川的唐君毅。唐先生後來記述:
「他要我住在支那內學院,長為其弟子,並為我安排生活。我當時不肯。他於是大怒,但在怒氣中,忽然聲帶悲惻,說:『我七十年來,黃泉道上,獨來獨往,只是想多有幾個路上同行的人。』我聽了『黃泉道上,獨來獨往』八字,便不覺深心感動,俯身下拜。歐陽先生亦下拜。」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送別 →
中國總理訪問英國,聲稱中國在歷史上沒有向外擴張的基因。
漢人沒有對外侵略的基因,但是滿洲人和蒙古人都有。今日中國的版圖是康熙侵略回來的,康熙是中國的皇帝嗎?當然是。康熙是「中國人」嗎?問現在的中國毛左,他們也一口咬定是。
如果康熙是中國皇帝,那麼中國侵略擴張,至少是對中亞細亞有歷史可稽,怎可以講「沒有擴張基因」?在方便的時候,康熙是「中國人」,不方便的時候,康熙是滿洲韃子 ,中國人自己的這條「中國人」的界線,在浮沙上劃過來,又移過去,抽象而飄忽,怪不得今日香港人認同「中國人」者,越來越少。
今日台灣和香港下一代一樣對「中國人」的認同少,不是台灣有問題,也不是香港有問題,而是「中國人」的本質,由蘇俄的毛澤東經一九四九年之後不斷改造,出了大問題。
從前的中國人,不論有什麼缺點,直到清末民國,都有孔孟儒家的教化:禮義廉恥、忠孝節義,是「中國人」的八大成份,像買一瓶果汁,上面的標籤紙,展示的Ingredients:橙、維他命C、礦物質、水。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身份認同之謎 →
香港之華洋雜處,不只在人種,更在想法。西方人講人權:民主是天賦的,自由是與生俱來的,個人價值是要彰顯的;東方社會,上面說什麼就算什麼,皇帝姓趙擁趙,姓朱擁朱,女真人要你留頭不留髮,三百年中國男兒就禿著前額過一生,一生默默在鳥籠般的空間過活。
這十多年的爭論,由六四鎮壓有理無理,至民生議題的hktv事件、反佔中與佔中,歸根咎底,就是英殖時代培養出的西方觀念與中國人一直潛藏著的傳統思維的角力。 講個人價值、自由、公平,所以擁有西方文明觀念的那班港人,會說中共鎮壓八九民運是錯、各種打壓人民自由的行為是不義、貪污舞弊是政治制度沒有適當人民制衡之過,我有權看電視你沒理由不發牌、佔中是爭取真普選不果後的官迫民反,暗示我有權這樣公民抗命; 傳統中國人則認為上面誰當老闆就對誰忠君愛國,六四後共產黨繼續做到老闆,就要聽從他,他說鎮壓帶來穩定繁榮,你就要重視這個事實,那些人命是國家發展必負代價云云、國家目前貪污腐敗,但會好起來,因為明君會來,你看看朱榕基說打貪連棺材都準備好了、現在習近平打貪力度多強,國家總會進步向光明前進!不給hktv發牌政府決策是正當的,我也不支持發牌給王維基,所以應該不發牌、佔中是要製造動亂破壞香港,國家已經給你投票,你們還想搞亂香港?! 這諸般爭論,歸根結底就是一場東西觀念的對決。
Continue reading 林民中 – 寫於觀察街站後 →
港大聘請英國人做校長,掀起教員的種族仇恨,紛紛質問港大的遴選委員會:港大有那許多中國人在,為什麼要聘洋人?
問題就出在「明明有那麼多中國人在,為什麼一定要聘用洋人」這個謎了,不但港大的種族主義教員想知道,全世界也想知道。
譬如中國有十四億人口,一支十一人的國家足球隊、明明可以聘中國人做教練,不知何故,二十年來,請來請去,都聘用西方的白種人。
最近這位白人教練,洋名卡馬喬,來自西班牙,如果「由四十三萬人口的英國布里斯托市空降一個英國人來香港,做七百萬人的香港的大學校長,簡直是笑話」,西班牙人口只有四千萬,中國人口十四億,更是一個國際笑話。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Interesting →
劍橋大學解封前首相戴卓爾夫人三十年前訪問中國談判香港主權的經過,除了一些飲食資料,沒有什麼進一步的內幕。
戴卓爾夫人在回憶錄裏提過:對中國的鄧小平缺乏好感,覺得這個中國老人毫無教養,在會談中,鄧小平不斷向戴卓爾夫人噴二手煙,而且向痰盂裏時時吐痰。戴卓爾夫人認為鄧小平缺乏對女性的起碼禮貌,而英國的大使館人員私下展開「熱烈的爭論」:鄧小平不停的吐痰,究竟是蓄意顯示某等「天朝大國」的排場效果,還是這個人在本質上是一名歹徒(Thug)。
當然,一來英國人在清末已經見識過來訪的李鴻章在皇宮裏吐痰的中國文化,二來為了照顧中國人尊崇第二次解放了他們的「鄧公」的民族感情,當時沒有洩漏此一「機密」,但戴卓爾夫人畢竟是西方文明國家的領袖,對於鄧小平在痰涎濺落在痰盂的清脆水聲中強硬宣佈必須收回香港主權,而且出兵摧毀香港的繁榮也在所不惜,還是十分詫異,事後她說:「鄧小平這個人真殘酷(Cruel)呀。」如果知道英文的含蓄,就明白戴卓爾夫人對鄧小平,以及這個人統治的國家的觀感,相當惡劣。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女首相在遠東 →
日本 如何走上軍國主義侵略之路?史家公認,一九三二年的「五一五事件」 是轉捩點。
犬養毅 是日本 知識份子政治家,早年跟好友大隈重信 、宮崎滔天 一起支持孫中山 推翻滿清 。一九二九年,華爾街 崩市,日本 經濟蕭條,此時軍方勢力大增,犬養毅根本無力駕馭軍事將領,兩年之後,關東軍系侵略中國東北,建立滿洲國 。
軍方建立了滿洲國 ,步步進逼,扶植溥儀 為傀儡,打出了成績,回過頭來,叫犬養毅 承認。犬養毅 覺得軍方激進,不聽中央指揮,主張與中國 談判,看看如何解決東北問題。
犬養毅 派密使找中國 的蔣中正 ,承認中國 對滿洲的主權,但要求中華民國 把東北讓日本 的企業投資建設。但即使這樣,關東軍勢力也認為犬養毅 不夠愛國,對中國太軟弱,軍中的新生代,密謀政變,把犬養毅 幹掉。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文人領袖之死 →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最後一天繼續遊臺北 。
首先乘地鐵到龍山寺站 遊覽龍山寺 ,這座由泉州 安海龍山寺 分靈出來的艋舺龍山寺 建於1740年,那是清朝 乾隆 年間。當初的艋舺 有瘟疫流行,所以在臺灣 的泉州 移民便合資興建龍山寺 。
參觀完香火頂盛的龍山寺 後隆沿著廣州街 往東走就可以來到古色古香的剝皮寮老街 ,剝皮二字有兩個出處,第一是當時的剝皮寮街 有以獸皮制作的商品,另一出處是為進口的杉木剝去樹皮而得名。
無論出處如何,今日的剝皮寮老街 仍然保留得很好,加上在此取景的電影《艋舺》 賣個滿堂紅,使到這富有歷史色彩的老街成為臺北 最新的旅遊熱點。
Continue reading 2011 – Yilan 宜蘭之旅 @ 4 →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離開中正紀念堂 ,到附近的東門市場 看看有什麼美食。
東門市場 與南門市場 都是臺北 著名的地道市場,南門市場 成立於1906年,售賣傳統乾貨與美食。1983年改建為行政大樓,現在的市場是行政大樓的一部份,比橫街小巷的東門市場 更具規模。
逛了一會兒才找到義芳福州魚丸店 ,吃了馳名的三色丸。來到臺灣 當然還要一試珍珠奶茶,所以隨後買了一杯香芋珍珠奶茶。
休息一會後便在地圖看看要到那裡去,最後決定由東門市場 徙步走到西門町 ,途中可以經過凱達格蘭大道 與總統府 。若果想要好好地遊覽一個地方和了解當地的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雙腳走。
Continue reading 2011 – 一個人去臺北 @ 2 →
Posts navigation
Dream BIG and go for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