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梁國雄

陶傑 – 腫瘤如何形成

如果二○一七年沒有公正的普選,據說香港就會墮下懸崖。

二○一七年普選這一關,中國遲遲不敢硬闖,但沒有辦法,自從收回香港主權,普選即是「港人治港」的目標。

然而拖到現在,許多親中派人士反問:「如果普選出了個『長毛』當特首,怎麼辦?」

答案是:即使第一屆普選,選出了梁國雄先生做特首,中國、香港財團、工商界,也要承受這個後果。

因為,即使視「長毛」為社會的腫瘤,也要認識,腫瘤是如何形成的。

英國管治香港的時候,長毛和他的「革馬盟」,崇尚托洛斯基,是一群無政府主義者。英國人對左翼思潮十分了解,工黨也有這一翼,譬如貴族出身的理想主義者彭東尼(Tony Benn),要求廢除皇室,行徹底的民粹。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腫瘤如何形成

Advertisement

陶傑 – 俄國鎗擊案

議員「長毛」率眾擾亂一個論壇,判囚兩月。

法官的判詞,講了一番大道理:你「長毛」爭取民主,堅持始終,年輕人應該學習,但刑毀公物,滋擾公安,一定要判囚。

判決之後,我認識的一些人都叫好:抵佢死啦,最憎這種行為啦。

我微笑聽着,沒答話。在一個紛亂而愚昧的社會,許多時候,像英文說的:保留你的意見(Reserve your opinion),更好。

但我想起俄國史上的一件事。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俄國鎗擊案

曾志豪 – 什麼是教壞細路?

那天,黃毓民用孟子《離婁上》「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來質問曾蔭權何以指派民望極低的林瑞麟出任政務司,可能「離婁」和「彌留」同音,觸碰到正處於「彌留狀態」的曾蔭權的敏感神經,故此以「黑社會爛仔」反唇相譏。事後不少市民為曾特首言論而喝采歡呼,紛指「罵得好」,問其原因,答曰:呢啲議員成日大大聲教壞細路,特首鬧得佢啱。

何謂教壞細路?我最近很愛用這個比喻解釋。 Continue reading 曾志豪 – 什麼是教壞細路?

蔡子強 – 門常開,除了後樓梯那道門

【明報專訊】我相信,很多香港人,包括我自己,從來沒有像在過去一個禮拜般,對香港警權的乖張,如此深深厭惡過。

警權從沒有如此被厭惡

上個禮拜,副總理李克強訪港,豈料所到之處,卻恍如戒嚴,警察鐵蹄處處,特區政府惶恐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發生了近年最嚴重踐踏公民自由和知情權的一幕又一幕:

•李克強到麗港城家訪期間,一名穿「平反六四」T恤的住客,在自己家園出入時,被人強行抬走;

•社民連梁國雄的宣傳車被警方以「檢查車上是否有危險品」為由,被扣押並駛往鰂魚涌驗車中心檢驗;

•李克強到港大出席百周年校慶時,請願的學生被封殺於只能站在離會場百米以外的地方,更有學生在自己的校園內,遭外來的警員推倒及禁錮於後樓梯近1小時;

•李克強出席20場活動,開放供記者採訪的不足一半,反而由政府新聞處越俎代庖,提供官方片段,企圖以「官媒」取代傳媒,更發生過把敏感字句(如李克強責成曾蔭權有所作為)刪掉的事件;

•就是在公開採訪的場合,也諸般刁難記者,例如採訪區離會場極遠、採訪記者被肆意搜查隨身物品包括銀包和卡片、拍攝時遭阻擋鏡頭,甚至指記者若然不合作便會直接找來大貨車阻礙拍攝視線、歡迎晚宴時報名採訪的記者被安排在場外另一房間觀看直播等等。 Continue reading 蔡子強 – 門常開,除了後樓梯那道門

沈旭暉 – 當威權政治取代官僚政治——哪裏出了錯?

殖民地政府給香港市民的教育、醫療、住屋、政府管治模型全部比特區政府弄到不似人形…

 

替補機制被押後表決,有認為只要政府「做回程序」,方案就可通過,又把反對聲音一律歸類為「泛民動員」。似乎政府尚未明白「替補門」的關鍵﹕為什麼對原方案沒有強烈意見的、對泛民不存好感的、乃至政治冷感的學者,都出來反對?答案在於政府的手法屬「威權政治模式」,這是香港人絕不能接受的,從前就是再高壓,也以「官僚政治模式」執行政治任務。後者並非理想,但起碼基於理性,前者則基於權力。為解釋何以現方案必須撤回,本文探討政務官在「前替補門時代」如何執行同一工作,大家當能明白問題核心。
 

什麼是「漏洞」和「玩嘢」? Continue reading 沈旭暉 – 當威權政治取代官僚政治——哪裏出了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