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變身為水貨消費城,殖民地時代的村店風味沒有了,變成藥房超市城,店舖租金跟尖沙咀差不多,油鹽奶茶咖啡的物價也漸與香港的中環看齊。
換了在歐洲,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民,乘腳踏車上班,小運河縱橫,阿姆斯特丹市民絕不容許五百年的風味之城美國化,變成紐約第五大街。意大利的威尼斯,也不會讓滿街的小店變成只賣奶粉、鑽石珠寶、成藥的香港銅鑼灣。
因為阿姆斯特丹市民和威尼斯人,覺得一個「錢」字,不是人生唯一的追求目標。他們不要「全球一體化」,即使「一體化」帶來他們祖輩十代都想不到的金錢收益,他們以阿姆斯特丹歪斜三百年的舊房子和腳踏車為傲,以河道的貢都拉木船為樂。你告訴他們:不如將舊房子都拆掉,將落後的貢都拉換成快艇,像中國杭州的西湖,這樣會帶來更大的「發展」,會有更高的GDP,你們可以賺更多的錢。他們會對你搖頭,說:我們不要那麼多錢。
因為他們是歐洲的白人,這就叫「文化差異」。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反中是妄想 →
中國總理訪問英國,帶去合同三百五十億美元,並指定要英女皇見。英國稍一遲疑,中國即以取消訪問相脅。
英國政府向泰晤士報放料,將事件變成了不大不小的國際花邊新聞。英國外交,以推動貿易利益為原則,對第三世界的什麼民主人權,沒有太大的興趣。中國總理來訪,如果給足錢,如同付入場費,英女皇當然準備好見你,本來不是問題,但不知何故,變成了「中國總理渴望見英女皇,英國看錢份上,特予批准」,灰頭土臉的形象是誰?絕對不是英國首相。
英國跟德國不同。德國本來有強大的出口力,譬如平治房車,德國產品與中國官場的貪腐,同步自然增長。駕駛德國平治汽車,是中國人生平夢想,其次才是子女送英國寄宿學校。中國貪官即使有錢,想買平治,平治汽車廠生產不來,你要排隊,所以德國政府有本錢官方會見達賴喇嘛。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皆大歡喜 →
大陸空氣污染,杭州西湖,也籠上一罩灰黑的毒霧,有人呼喊殺風景。怎會殺風景呢?學香港的天文台,將毒霧一概稱為「烟霞」,等同在酒家,看見貌醜的女侍應,都叫一聲「靚女」,中國人的日子,就過得輕鬆點。
西湖有毒霧,是經濟發展必須付出的代價。看看梁班子教育局採用的國民教育「中國模式手冊」,中國模式,文明進步,不要「係又鬧,唔係又鬧」,太偏激了吧。
何況杭州西湖,如果帶有偏見,判了死刑,不在空氣污染之今日。二十年前開始,大陸走向「市場經濟」,杭州西湖,也走向「市場」,湖邊開設卡拉OK酒廊,夜間張掛了紅紅綠綠的電燈泡。杭州西湖早就「現代化」起來。十年前我與朋友劉天賜君在西湖閒逛,看見一個中國龜公,很猥瑣的前來兜客:「要不要小姐?」我問:「什麼小姐?」還沒反應過來,劉君向龜公砸臉爆了一句粗口,怒喝:「×你老母滾你媽的蛋!」該龜公悻然退去。
事後我問:「這個龜公,膽敢在聯合國文化遺產、我國著名歷史名勝的西湖邊招攬嫖客,背後一定有公安撐腰。你這樣對他施用語言暴力,等同駡他的後台。駡他的後台,即是駡國家,駡國家,即是不愛國,劉翁,打狗也看主面,你太數典忘祖了。」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西湖遊記 →
Dream BIG and go for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