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訪問英國,聲稱中國在歷史上沒有向外擴張的基因。
漢人沒有對外侵略的基因,但是滿洲人和蒙古人都有。今日中國的版圖是康熙侵略回來的,康熙是中國的皇帝嗎?當然是。康熙是「中國人」嗎?問現在的中國毛左,他們也一口咬定是。
如果康熙是中國皇帝,那麼中國侵略擴張,至少是對中亞細亞有歷史可稽,怎可以講「沒有擴張基因」?在方便的時候,康熙是「中國人」,不方便的時候,康熙是滿洲韃子,中國人自己的這條「中國人」的界線,在浮沙上劃過來,又移過去,抽象而飄忽,怪不得今日香港人認同「中國人」者,越來越少。
今日台灣和香港下一代一樣對「中國人」的認同少,不是台灣有問題,也不是香港有問題,而是「中國人」的本質,由蘇俄的毛澤東經一九四九年之後不斷改造,出了大問題。
從前的中國人,不論有什麼缺點,直到清末民國,都有孔孟儒家的教化:禮義廉恥、忠孝節義,是「中國人」的八大成份,像買一瓶果汁,上面的標籤紙,展示的Ingredients:橙、維他命C、礦物質、水。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身份認同之謎 →
中國總理訪問英國,帶去合同三百五十億美元,並指定要英女皇見。英國稍一遲疑,中國即以取消訪問相脅。
英國政府向泰晤士報放料,將事件變成了不大不小的國際花邊新聞。英國外交,以推動貿易利益為原則,對第三世界的什麼民主人權,沒有太大的興趣。中國總理來訪,如果給足錢,如同付入場費,英女皇當然準備好見你,本來不是問題,但不知何故,變成了「中國總理渴望見英女皇,英國看錢份上,特予批准」,灰頭土臉的形象是誰?絕對不是英國首相。
英國跟德國不同。德國本來有強大的出口力,譬如平治房車,德國產品與中國官場的貪腐,同步自然增長。駕駛德國平治汽車,是中國人生平夢想,其次才是子女送英國寄宿學校。中國貪官即使有錢,想買平治,平治汽車廠生產不來,你要排隊,所以德國政府有本錢官方會見達賴喇嘛。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皆大歡喜 →
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到處講「發展」,拆毀的古村落,共九十萬座。
這個數字甚可怕。當前中國總理李克強還推進「農村城鎮化」,農村怎樣城鎮化呢?答案是更多的古村落拆掉。所謂的「城鎮」,不外是今日到處見到的商場、酒家、房地產。
中國文化的承傳,與名勝舊蹟分不開。譬如生長鳳凰城的沈從文和黃永玉,有簷瓦和青石街道,才有小說「邊城」和水墨畫的靈思。生長在宜興的舊巷水鄉,才有徐悲鴻的畫意。在舊北平的天橋與胡同滾活過,方有風月小品的李翰祥。這一切都「城鎮化」,不錯,有無限GDP,但是這個國家不會有靈魂。
五年前英國歌唱家伊蓮佩芝(Elaine Page)來香港,大家閒話。佩芝唱過許多音樂劇的名曲,像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她去過鄰近地區,她對我說:「中國人為什麼那麼熱衷拆舊建築呢?中國的舊房子都是全世界獨有的藝術,你呼籲一下,叫他們不要拆,好不好?」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新和舊 →
我叫來家中賓傭馬蓮達(Melinda),賜以平身,請她上座。
「Sir,我還有許多工作沒做完呀,」馬蓮達受寵若驚。這許多年來,我從來沒有對她這樣平等過。
我替馬蓮達斟一杯茶,敬她。馬蓮達受驚更甚,拚命搖頭擺手,以為我準備替她結束僱傭關係,送她回馬尼拉。
「放心吧,Sir不是想炒你的魷魚,Sir只是想向你表示敬意。」
馬蓮達睜大眼睛。
「你們的民選總統阿基諾三世,智商非常高。他羞辱了香港來的特首,維護了你們賓國尊嚴。香港的梁特首,在對付一個說粗口的女教師,黑起一張臉,擺出一副喝令她交報告的威勢,但在你們阿基諾總統面前,正襟危坐,乖乖的,笑得極為謙卑。你們哪裏是僕人國家呀?一個主人總統,狎玩一個僕人特首,你們菲律賓有普選。在技術上,這是民主的勝利。」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與菲傭對話 →
現在人家賓總講明白,根據菲律賓的文化,也就是他們的國情,國家是不會為人家的過失道歉的。
既然是文化,當然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香港人不可以自己的一套加諸賓國,正如中國總理李克強同一天會見美國副總統,也訓令美國,不要把美國的標準來要求中國。
事情的邏輯,至此極為清晰了:各國的文化國情,多元存在,你不要對我使「霸權」,我也不會對你強行欺壓。你有吐痰打尖的喧囂文化要我包容,同理,我也有不為其他人的過錯不道歉的文化要你包容。
至於你不同意我處理人質拯救的暴力方式,嫌我太粗糙;但世界也沒有忘記,二十多年前天安門廣場你用坦克清理學生示威,你也說這是你的國情。你有道歉嗎?沒有。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終極一戰 →
在香港,大學報讀什麼系,關乎生計,不是講理想的事情:中文、歷史、哲學、藝術,全部要避免,最好的職業保障,還是讀醫科。
不錯,殖民地時代,讀醫科除了可以發大財,還能進行政局,做馬主,像李樹培、方心讓,還有最近逝世的曹延棨,都是中環社會名流。
今日特區,做醫生,受高永文局長領導,上有梁班子,政府醫院工作負擔重,開醫務所,租金奇貴,只一個「苦」字。有人說醫科生的黃金奇蹟不再。
但是讀醫還是有最大的保障,今日勤奮用功的港孩,如想讀醫科,我會勸喻:將來專攻兒科,一定發大財。
因為請放眼神州:北京空氣長期污染,山西煤礦天空也一片黑,整個華北,空氣和水土,已經「玩完」,這就是醫科學生無限的商機。
美國專家取得大陸數據,調查山西省十年來中國嬰兒出生狀況,跟美國嬰兒比較,發覺美國每一萬名新生嬰,只有七名有先天的神經管缺陷,而在山西,比例高十八倍,共一百四十名。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條條是財路 →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先生訪問香港大學,香港警方保安過度,內部有指示,稱保安的程度一定不可以令李克強「難堪」。
這句話被監警會主席翟紹唐駁斥,指為多餘。
翟主席是律師,提出這句話有問題,很有見地。問題在哪裏?在於警方無法揣摩李克強副總理在什麼時候才覺得難堪。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看臉色的學問 →
【明報專訊】我相信,很多香港人,包括我自己,從來沒有像在過去一個禮拜般,對香港警權的乖張,如此深深厭惡過。
警權從沒有如此被厭惡
上個禮拜,副總理李克強訪港,豈料所到之處,卻恍如戒嚴,警察鐵蹄處處,特區政府惶恐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發生了近年最嚴重踐踏公民自由和知情權的一幕又一幕:
•李克強到麗港城家訪期間,一名穿「平反六四」T恤的住客,在自己家園出入時,被人強行抬走;
•社民連梁國雄的宣傳車被警方以「檢查車上是否有危險品」為由,被扣押並駛往鰂魚涌驗車中心檢驗;
•李克強到港大出席百周年校慶時,請願的學生被封殺於只能站在離會場百米以外的地方,更有學生在自己的校園內,遭外來的警員推倒及禁錮於後樓梯近1小時;
•李克強出席20場活動,開放供記者採訪的不足一半,反而由政府新聞處越俎代庖,提供官方片段,企圖以「官媒」取代傳媒,更發生過把敏感字句(如李克強責成曾蔭權有所作為)刪掉的事件;
•就是在公開採訪的場合,也諸般刁難記者,例如採訪區離會場極遠、採訪記者被肆意搜查隨身物品包括銀包和卡片、拍攝時遭阻擋鏡頭,甚至指記者若然不合作便會直接找來大貨車阻礙拍攝視線、歡迎晚宴時報名採訪的記者被安排在場外另一房間觀看直播等等。 Continue reading 蔡子強 – 門常開,除了後樓梯那道門 →
Dream BIG and go for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