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日本

陶傑 – 九月三日

梁班子的新聞資訊專員「白宮發言人」,與香港學者爆發罵戰。因為學者質疑梁班子為何跟隨大陸,選擇九月三日「抗戰勝利日」放假。

發言人在日本的北海道,旅行疏扶,卻批判學者「罔顧父執輩在日本鐵蹄下的感受,數典忘祖」,引起網民恥笑。

但凡你一聽見中國人開口罵另一個疑似中國人「數典忘祖」、而且還牽扯進日本的時候,經驗告訴你,必定又有笑話爆發了。

因為中國人在日本面前,不管有沒有忘記什麼「父執輩在日本鐵蹄下」的「感受」是苦是樂,以「愛祖國、用國貨」、「不忘日本侵略、抵制日貨」的一連串喊過許多遍的愛國口號來驗證:「數典忘祖」是每一位炎黃子孫必然的選擇。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九月三日

Advertisement

陶傑 – 輪到你做莊

二十一世紀,西方的地運開始衰落。西方沒有人文和政治領袖。幾年前,查良鏞先生對我說:本來這是中國文化復興、宣播世界的最佳時機,一千年來難逢。如果中國文化有貨色剩下,中國人現在是真正的吐氣揚眉了。

查先生厚道,沒有再說下去。意思就是:世界好不容易輪到一個可以由中國做莊家的時機,但這一代的中國人,做不來,白白浪費了歷史時機。

當然,有許多人不同意。他們會說:現在中國人有錢,還有世界最大的市場。

然而,「做莊」的意思,不止是錢,而是優秀的文化。中國人自己都知道,世界此刻對中國的「尊重」,是看錢份上。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輪到你做莊

陶傑 – 勉強無幸福

德國總理麥克萊夫人訪問日本,說德國「正視歷史」,同時也希望日本的鄰國,要就一些歷史問題達成諒解。

華文傳媒許多只報道上半,就變成德國女總理來婉轉教導日本該如何認錯。不報下半,華人就不知道,原來麥夫人也勸喻南韓和中國學會成熟一些,不要死抓住戰爭的過去沒完沒了糾纏不休。

英國與法國、法國與德國、英國與德國,歷史上都打過大仗。英法百年戰爭,英國人殺了法國民族英雄聖女貞德。拿破崙侵略歐洲,英法會師滑鐵廬,英國人囚禁法國英雄拿破崙於聖海侖娜島,還下毒暗殺。普法戰爭,普魯士大勝法國,然後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藉梵爾賽和約宰割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更不必論。

但是這一切,不妨礙英法德三國共同成為北約組織會員,也是歐盟三大台柱,時時合作。因為三個都是成熟的國家,歷史是歷史,人民之間的一點點文化的敵意(Animosity),不會擴大為仇恨(Hatred),而且三國之間,有幽默感和包容的胸襟,其實也懂得惺惺相惜,互為欣賞。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勉強無幸福

陶傑 – 多啦歡夢

多啦A夢的配音天王猝逝,香港人十分痛惜。

逝世的是一位配音員,是貨品的分銷人,不是原創者,香港人哀痛的是一個黃金時代。如英治時代的即時傳譯專家鄭仰平逝世了,香港也有知識份子痛惜,因為鄭先生當過戴卓爾夫人的翻譯。

喜愛多啦A夢,日本的想像力。一隻機械貓卻天生怕老鼠,多啦A夢的故事裏有「時光機」,坐上去可以挑選探訪任何時代;也有一道「隨意門」,打開可以任意去世上想去的地方。

多啦A夢的狂想,是畫給小學生看的。小孩讀書,功課繁重,神遊太虛,多啦A夢裏有一種麵包,默書的內容全塗在麵包上,吃進肚子,通通全記住。多啦A夢的大雄要做歷史人物豐臣秀吉的功課,用時光機將五百年前的豐臣秀吉接回來,親自盤問。

多啦A夢的奇想,迎合小學生想偷懶的心理。同時又增進天文地理的知識,但是又有「人算不如天算」的戲劇發展:默書的魔法麵包吃得太多而肚瀉,反而一樣也記不住。豐臣秀吉回到現代,看見電視機、汽車、大廈,嚇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結果大雄交了白卷。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多啦歡夢

陶傑 – 終究無欠

外交部檔案解密,顯示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當年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批示如果中國違約,英國會以「最強烈的態度提出交涉抗議」。

交涉和抗議,在強權的世界,只是徒勞。北韓多次襲擊南韓,爆炸客機、暗殺官員,還綁架日本人,美國譴責過,日韓也抗議交涉過,北韓的國家行為並無改變。

條約協議,信用為先,但信用、榮譽,是西方文明的價值觀,極權殊不適用。中國主辦北京奥運之前,也答應過開放新聞資訊。蘇聯和納粹德國,蘇聯和日本,也簽過「互不侵犯協定」,也都翻臉撕毀了協定。

戴卓爾夫人是世界大戰的過來人,曾經納粹興亡,自然也很了解共產黨,她不是不知道。唯英國管治香港一百五十年,以香港向中國示範了什麼叫做法治和理性的文明,英國對得起中國有餘。西方與遠東非親非故,英國殖民主義並無義務永遠做慣於自相殘殺的中國人的教師與示範單位。合法的土地租約期滿,不論中國想不想續約,英國都應該撤退。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終究無欠

陶傑 – 美國大大

美國電影「刺殺小金」,新力公司說從來沒有畏縮過,只是許多戲院聖誕節不想公映,構成「自我審查」風波。

經總統一提點,全國二百多間戲院公映了。反宣傳之下,反而更旺場。

美國人是無畏的。因為總統羅斯福講過:「唯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美國的「四大自由」,其中之一,是「免於恐懼的自由」

恐懼而自我審查,是天生怯懦的行為。一個民族之所以一無建樹,在世界上交出一張連連失敗的成績表,是因為面臨恐嚇,而集體畏縮。美國是捍衛這個星球的大大。萬一有外星人來襲,或者有隕石向地球飛過來,人類慌成一團的時候,中國副總理汪洋講得很好:中國無法挑戰美國的超強地位,人類瀕危時不會向俄國強人總統普京求救,只會向美國仰望。

當然,美國也不是上帝,但美國有強大的科技,配上良好的信仰──信仰必須良好:人權、自由、慈悲,而不是仇恨──令全球投奔移民美國的科技和創意精英及第三世界的貪官不斷得到提醒:他們尋求托庇於美國,是正確的選擇。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美國大大

陶傑 – 日本上水

聖誕新年,香港中產品味人士紛紛去日本渡假。最難逢安倍經濟學初步成功,日圓貶值,日本價廉物美,一切享受都超值。

雖然民意調查,八成日本民眾對中國人反感,但日本人比較喜歡香港人。只要去到,行為自重,首先禁喧嘩,不要見甚麼都亢奮,將聲浪降低再降低,你就是文明的世界公民。

日圓貶值,當然,中國人也會蜂擁去消費的。南京反日「國祭」,畫面裏的人一排排穿黑衣,表情若咬牙切齒,十分仇日,但是今年中國遊客去日本,暴增八成。

日圓一便宜,日本藥品、牛奶、杯麵,益力多,奶粉,棉花棒,日常生活一切說得出來的物件,都將成為中國消費客搶購目標。去日本瘋狂購物,把日本都用錢買光了,才是洗雪國恥呀。

日本應付一海之隔、比當年殺進南京城的酒井隆部隊更如狼似虎的中國購物大軍,可以參學香港的「上水經驗」──中國的大媽大叔團,來自山西四川,對日本的文化沒有興趣,只是來購物的。香港新界的上水,就方便許多中國客一天來回,拖皮箱掃了貨回去。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日本上水

陶傑 – 邏輯訓練

中國人的思維裏沒有邏輯學這回事,因為邏輯是希臘的西方文化。

有一位香港朋友L最近去日本旅行,出於對新聞和社會的好奇,他去了東京的靖國神社,並且在靖國神社的殿前拍照,以誌曾到此一遊。我問他:「你會不會將這張照片上載大陸的微博?」L答:「我不敢,因會引來中國的愛國五毛圍剿,說我學安倍一樣參拜靖國神社,罵我是漢奸。」

我笑嘻嘻說:「但是你去靖國神社,只是參觀,你沒有『參拜』的動機,也無此資格。你只是去考察,甚至你可以遷就大陸五毛,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是深入敵後,偵察形勢。」L答:「中國人不會相信。」

我答:「但你去一個地方,帶一種什麼心情和動機,只有你一個人知道。你說去考察,就是考察,你有用iPhone到處拍照的習慣,因此也拍照以誌此一考察之旅,是很客觀,中立,超然的行為,你沒有犯謀殺案,因此不須陪審團,你的動機,為什麼要由別人來判斷?」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邏輯訓練

陶傑 – 不學中史也好

特府取消了中學歷史科,嚴格來說,不是壞事。中國歷史課本有許多謊言,香港學生費時間讀,會越讀越蠢。

譬如,清末民國史,講到孫中山推翻滿清,有所謂「惠州起義」,失敗之後,又「武昌起義」。

但是所謂惠州起義,是由日本駐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他的副手後藤新平資助而支持的。如果兒玉是中國歷史教科書所說的「帝國主義者」,那麼「惠州起義」,又不知「義」在何處?

如果「惠州起義」之說不成立,那麼在邏輯上,「武昌起義」也有問題。以今日中國喜歡這個那個的「定性」,孫中山是一名在「日本等外國勢力支持下推翻當時中國合法之滿清政府之叛亂領袖」,用英文說,反而最客觀:A Japan-sponsored military rebel against the Chinese Ch’ing government,也真正的尊重歷史。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不學中史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