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文藝復興

陶傑 – 不惑

在中國人社會,要做到「不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四周中國式的喧噪之中,不要隨一般中國農民狹小的視野和見識,勿為其帝皇奴民之意識病毒所侵惑,培植最基本的抗疫力,是配備(Equipped with)西方的邏輯思考。

邏輯學是西方文明之根本,為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儒家文化所無。西方在古希臘時代就有了邏輯學,衍生了理性的思考。雖然在黑暗時代因教廷而壓抑思想幾達一千年,但壓不住的,文藝復興和科學,西方產生了達文西、牛頓、達爾文,脫穎而出,將伊斯蘭和中國拋在後面,而領先於世界。

中國人沒有邏輯思考力,你要有,而且還要讀通中國的歷史,再以西方的邏輯思考、配以英國人講的Common sense,驗證中國式思維的千百謬誤。

譬如,中國人最喜歡講「以法治國」。但是他們的「法治」,絕對不是西方的Rule of Law。中國自己的「法治」源自法家。法家的始創人,是春秋的管仲。管仲說:「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不惑

Advertisement

陶傑 – 彭定康的預言

彭定康臨走那一年預言:將來香港的自由,不一定由中國來剝奪,而更有可能是香港一些人自己主動一點點來葬送。

彭定康做港督前,從未與中國人打交道,來香港五年,對香港中國問題的本質了解如此透澈,彭定康真是天才。

十五年來,香港人的生存空間和精神空間一點點蒸發掉,冷靜地想:確實是許多自以為有點知識的香港人自己葬送的。

譬如,香港的「知識份子」根本不懂何謂「文化」──香港開埠以來,重工商,崇金融,輕文史,不讀哲學。香港的教育制度從來不研究「文化」這個課題。但二十年來,一伙沒有基礎的「文化人」趕西方時尚,濫稱「文化研究」,這伙笨蛋,沾了點美國東岸左派學院的皮毛,在香港講「文化包容」。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彭定康的預言

2011 – Germany Journey Review @ 4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繼續Cologne一日遊。

參觀完兩個古龍水店鋪後便繼續在Cologne閒逛,轉眼來到離大教堂不遠的Cologne City Hall(德語: Kölner Rathaus)。羅馬帝國(Roman Empire)時期此處是下日耳曼尼亞羅馬總督(Roman Governor of Germania Inferior)的總部(Ancient Roman Praetorium)。西羅馬帝國(Western Roman Empire)瓦解後法蘭克王國(Kingdom of the Franks)的墨洛溫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以此地作為王居(Regia)。到了795年Cologne的主教Hildebold成為第一位科隆大主教(Archbishop of Cologne),自此現時Cologne City Hall的地方便由貴族與猶太人居住。
Continue reading 2011 – Germany Journey Review @ 4

陶傑 – 西方有國民教育?

有特首「候選人」說,「西方國家」的中小學也有「國民教育」(National Education),純屬胡吹。歐美和英國,沒有一個國家把「國民教育」在大中小學列為一個學科,更遑論在學校灌輸「愛國」。

香港的傳媒記者也很懶,不懂得查一查。所謂西方先進國家,不需要獨立的國民教育,英美,北歐,德國和法國,只要各自有本國的歷史科,已經是國民教育。

至於如何做一個良好的國民:說話不喧嘩、排隊不打尖、愛護動物、敬惜自然、不製造假的有毒食物,這一切,都在「西方先進國家」自從文藝復興和思想啟蒙運動,一代代家教傳下來,早在國民世代的基因裏,不必再力竭聲嘶的教。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西方有國民教育?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作者: John Hirst

超讚的一部書,如果當年讀 History 可以用它作教科書,一定更有興趣讀下去。=P

古希臘羅馬學術羅馬基督教會日耳曼民族為中心,帶出中世紀(476AD – 1400AD)後在歐洲所發生的各個改變歐洲和全世界的變革與運動。

  • 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 Renaissance
  • 十六世紀的宗教革命 Protestant Reformation
  • 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 Scientific Revolution
  • 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 Age of Enlightenment
  • 十八至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 Romanticism

隨此之外,仲學到羅馬的共和體制國會與國王的權力制衡英國的長弓兵(我想起AOE XD)歐洲的語言系統法國大革命等等,總之好好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