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希特拉

陶傑 – 左膠即內奸

伊斯蘭國斬殺了日本人質,又將約旦機師置籠中燒死。這是野蠻對文明的殘酷挑戰。

黑白分明,世界大戰已經開始。但是左膠有另一種扭曲的邏輯:中東的亂局,是美國製造的,伊斯蘭國恐怖主義的源頭,美國的中東石油政策要負責,所以美國才是元兇。

奧巴馬、布殊、克林頓才是「戰犯」,應該去白宮緝兇。如果此一邏輯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拉崛起,因為英法帝國主義掠奪了過多的土地,梵爾賽條約,又對德國過度宰割,對德國不公平,英國和法國才是元兇。帝國主義者邱吉爾和戴高樂,應該為屠猶浩劫而終極負責。

然後左膠又告訴你:對付伊斯蘭國,要以「愛與和平」,只有「愛與和平」,才可以戰勝仇恨。

這種屁話,是左膠之神──六十年代的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始創的:「黑暗不可以驅走黑暗,只有光明。仇恨不可以驅走仇恨,愛才可以。」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左膠即內奸

Advertisement

陶傑 – 有香港人,沒有聖母

香港聖母幼稚園的功課,作句「我是中國人」,一個幼稚園學生不依題,寫了一句:「我是香港人」,遭到教師用紅筆批改:「沒有香港人的!」引起軒然大波。

聖母幼稚園跟隨梁特的愛國思想,以國家為本,改造下一代,當然也不能算錯。付錢讓子女進這家幼稚園接受「我是中國人」的幼稚教育的家長消費者,只要沒有投訴,其他網民,也不必為他們的幼兒擔心。

只是聖母幼稚園教師一鎚定音的這句「沒有香港人的!」,不但與基本事實不符,而且還會令純真的幼兒智商混亂。

這個世界有中國人,也有上海人、潮州人、北京人、四川人,也有久住香港幾十年而變成了香港人的上海人,也有移民了加拿大、領取了加拿大國籍再回流的加籍香港人,也有祖籍印度巴基斯坦的南亞裔香港人,地球一體化,這個人那個人,可以身份重叠,本來沒有問題。

香港有七百萬人。像上海一樣,香港在地圖上,是一個大城市。除非像伊朗的小鬍子總統阿瑪甸尼賈說過: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猶太人,否則,永遠有香港人。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有香港人,沒有聖母

陶傑 – 胸襟宏大

首富的紅顏知己說:「李先生不適宜從政,因為他的胸襟太廣闊。」意思就是,在中國人社會,「從政」的人,皆雞肚小腸。

在文明世界,能做得大事的人,胸襟必定要廣闊。

電影「解碼遊戲」,講電腦始祖、英國數學家屠靈(Alan Turing)的生平。屠靈在劍橋畢業不久,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考進了英國通訊情報中心,截查納粹德國的密碼通訊。

工作最艱險的時候,上面傳達:情報中心有蘇聯間諜將英國一些機密傳遞給共產的蘇聯。

對於英國,希特拉固然是凶惡的敵人,蘇聯一直滲透英國,史太林赤化英國的陰謀從二十年代就開始,蘇聯史太林這個敵人,一樣邪惡。情報中心不可以有蘇聯的共諜。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胸襟宏大

陶傑 – 伯明翰淪陷

英國伯明翰二十五家政府中學,由於英國的「校本條例」,鼓吹「多元文化包容」,被伊斯蘭激進勢力騎劫校政,在學校教可蘭經,講授拉登恐怖主義,指阿蓋達是反西方的一股「正義勢力」。

最初是一些少數族裔的家長,開始投訴:學校上聖經課,推行性教育,而且讓女生上體育課,包括在學校泳池游泳,是不尊重「伊斯蘭少數族裔文化」。

然後,這些所謂「少數弱勢族群」,組織起來,滲入校董會,投票將英國校長和幾個英國白人的主任教師撤職,換上了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裔教師。

驅趕出來的校長,向伯明翰市政府投訴,上報倫敦教育大臣,下議院即刻質詢,發現這幾家政府中學,雖然在使用納稅人的公帑,但已經成為伊斯蘭激進思想甚或恐怖主義的大講堂──這一切,正是從「多元文化」、「包容」開始。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伯明翰淪陷

陶傑 – 父與子

德國政府準備將史圖加市的機場新命名為「隆美爾機場」,引起爭議。

隆美爾又名「沙漠之狐」,是納粹名將,在北非與盟國展開沙漠的坦克戰。隆美爾是納粹時代軍事技藝最精的將軍之一,布局精密,用兵神妙,而且性格並不如納粹其他人如戈林、希姆萊之殘暴,專心打仗,其餘少管,所以連英國的蒙哥馬利也有惺惜之感。

機場改名隆美爾,不是紀念這個將軍,而是隆美爾的兒子。

隆美爾將軍的兒子長大後,當了史圖加的市長,長達二十二年。十四歲那年,他加入過納粹空軍,而且還想參加納粹的青年近衛軍團,但父親反對。

隆美爾沒有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一九四四年七月,德國將領史圖芬堡企圖暗殺希特拉,將炸彈皮包放在指揮部的長桌下,沒有成功。叛黨一網成擒,隆美爾被指參與圖謀。希特拉本來極為欣賞隆美爾的才華,希特拉處決了史圖芬堡,但着令隆美爾服氰化鉀自盡,類似中國皇帝的賜死。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父與子

陶傑 – 正說「包容」

「包容」這個詞,近年在香港,時時受到歪曲和誤解。

「包容」不是縱容陋習、助長罪惡之風的意思。「邪惡之所以勝利,在於善良的人一事無為」──路見不平,不予干預,以「包容」的一知半解來自慰阿Q的懦弱,是很可鄙的。

什麼是「包容」(Tolerance)呢?一九八六年六月,倫敦一群作家,在市中心海德公園附近定期聚會,痛論時政。他們尤其不滿首相戴卓爾夫人的管治,商量有什麼辦法,可以用自己的寫作影響力,令戴卓爾夫人倒台。

他們成立了一個鬆散的同盟,自稱「六月二十日小組」,因為正是在一九八六年的六月二十日,決定同氣連枝,以結束戴卓爾夫人管治為目標,他們認為這將是歷史的一天──其中的典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貴族出身的德國將領史托芬堡密謀刺殺希特拉的壯舉。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正說「包容」

倪匡 – 一個劇本換層樓

倪匡回港幾年,粉絲比以前更多了。大家愛他快人快語,我們都想像倪老先生一樣,不論是談創作談政治批評政府,全部百無禁忌。年前受施仁毅之邀,掛名「香港小說會名譽會長」,推動香港創作。今年書展申請得來145萬,辦「香港小說跨媒體創作大獎」,鼓勵創作。這個下午,我們由小說創作,談到香港前景。

記者:何兆彬
攝影:楊錦文

蘋:蘋果
倪:倪匡
施:施仁毅

小說只分兩種
蘋:倪生認為在香港搞創作,仍然有得搞吧?

倪:一定有得搞,在大陸都有,那在香港更加有得搞了。頂多你無地方發表啫,哈哈!
Continue reading 倪匡 – 一個劇本換層樓

陶傑 – 他已經上了你

梁特首沒上任,先爆連串政治大麻煩,家居六處僭建,香港譁然,此一危機很嚴重。

人家僭建,你昂首挺胸說他是「誠信」問題。三個月的密集炮火下來,好,原來自己也僭建,說只是「無心之失」的疏忽,普世沒有這樣的道理。

但候任特首是中國人。中國人的是非邏輯一向都非常有趣:什麼是「誠信問題」,什麼是「疏忽」,完全視權力分布而定。譬如:一個小百姓反抗,殺了個公安,「訂一個說法」,是殺人兇手,但毛×東殺人接近一億,卻是「犯了錯誤」。

我請教過來自大陸崇拜毛澤東的許多中國人,如果毛主席犯了「錯誤」,希特拉何嘗不是一點點「錯誤」?他們說:毛主席不同,要全面評價一個人物;毛澤東思想為中國人民謀了巨大的幸福,毛主席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對比之下,殺那麼個把千萬人,算不得什麼,人民願意付出代價。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他已經上了你

陶傑 – 猩猩與人

網上熱傳的短片:美國一個野生動物愛好者,在烏干達野生動物園拍大猩猩,大猩猩發現了他,龐然走過來,對他摟抱親嘴,他心頭狂跳,不敢亂動,怕二百磅的大猩猩獸性發作,一拳就能打死人。

但有驚無險,大猩猩很有愛心,把他接吻一通就走人。人對猩猩有偏見,以為畜牲暴戾,其實,猩猩雖與人同源,人比猩猩可以更殘酷。

一九三四年,希特拉剛上台不久,納粹德國逮捕了德國猶太詩人穆山(Erich Mühsam)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猩猩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