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之華洋雜處,不只在人種,更在想法。西方人講人權:民主是天賦的,自由是與生俱來的,個人價值是要彰顯的;東方社會,上面說什麼就算什麼,皇帝姓趙擁趙,姓朱擁朱,女真人要你留頭不留髮,三百年中國男兒就禿著前額過一生,一生默默在鳥籠般的空間過活。
這十多年的爭論,由六四鎮壓有理無理,至民生議題的hktv事件、反佔中與佔中,歸根咎底,就是英殖時代培養出的西方觀念與中國人一直潛藏著的傳統思維的角力。講個人價值、自由、公平,所以擁有西方文明觀念的那班港人,會說中共鎮壓八九民運是錯、各種打壓人民自由的行為是不義、貪污舞弊是政治制度沒有適當人民制衡之過,我有權看電視你沒理由不發牌、佔中是爭取真普選不果後的官迫民反,暗示我有權這樣公民抗命;傳統中國人則認為上面誰當老闆就對誰忠君愛國,六四後共產黨繼續做到老闆,就要聽從他,他說鎮壓帶來穩定繁榮,你就要重視這個事實,那些人命是國家發展必負代價云云、國家目前貪污腐敗,但會好起來,因為明君會來,你看看朱榕基說打貪連棺材都準備好了、現在習近平打貪力度多強,國家總會進步向光明前進!不給hktv發牌政府決策是正當的,我也不支持發牌給王維基,所以應該不發牌、佔中是要製造動亂破壞香港,國家已經給你投票,你們還想搞亂香港?!這諸般爭論,歸根結底就是一場東西觀念的對決。
Continue reading 林民中 – 寫於觀察街站後 →
滿城聲討曾蔭權。順應潮流打落水狗,很容易的事。
但在史學家的角度,種裔是炎黃子孫的曾蔭權管治一個中國人社會,真的那麼壞?
我不會把曾先生譬喻為三十年代滿洲國皇帝溥儀,不,那樣太涼薄了。但當曾特首連委任一個他心儀的好兄弟曾俊華做政務司司長的權力也沒有,香港人是不是該體諒他一點?
我相信曾蔭權真心希望實現真正的普選,這樣會令他歷史留名,可是他也沒這個權。打擊壟斷的暴利?更不可能。香港的金權人士,都直通天庭,不要忘記,殖民地時代,英國的文化與你的什麼「三千年燦爛文明」不同,彭定康可以嘲笑企圖繞過他、到唐寧街打小報告的商人:「首相和我之間,親密無縫,攝不進一張紙」,但中國的宮廷政治生態,太監、宮婢、龜奴,像蜥蜴一樣滿地爬,是另一回事。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客觀說功過 →
沒試過跟導演訪談如斯「隆重其事」,宣傳公司很早以前跟我們定好時間,訪問前幾天仍不住提點,其中一個提示是姜文說話素來精簡,先別期望他滔滔不絕。訪問當天,導演出場以前,他隨行的助手、監製已為他打點好一切,甚至跟我們的攝影師仔細談好(只在訪問首十分鐘拍攝)。然後導演進場,身形高大,喝著茶,把玩著手上的iPhone,左顧右盼,充滿自信,說話從容不迫。姜文與隨行幾名工作人員,都聚集到四季酒店高層一個無敵海景的會議室內,訪問於是在很多人盯著下開始。還幸一切順利,雖然比預期的時間少了。
如此派場也難怪,幾天前,《讓子彈飛》在國內已經衝破6億元票房數字。姜文由演員出身,廿來歲已演出了《芙蓉鎮》、《紅高粱》等經典電影,他屢次獲獎,也見證了第五代導演的崛起。90年代他演而優則導,至今拍了四部長片,首兩部片奪得多個影展大獎,包括2000年《鬼子來了》的康城評審團大獎。
他前三部影片的藝術味道較濃,即使主演的《尋槍》、《綠茶》或《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也傾向小眾口味。今天他編導演的《讓子彈飛》,則讓他由第六代導演搖身一變成為中國影壇的大腕。《讓子彈飛》除了票房報捷,也掀起網上及媒體的熱烈討論,很多人說裏面含有今天中國的縮影;說影片嚮往革命,批評地方官吏的巧取豪奪。這些,聰明的姜文固然都三緘其口。然無論如何,姜文的離經叛道、玩世不恭的作風還是繼往開來,這使《讓子彈飛》在過去幾年來一眾億元大片中,觀照出不一樣的世界。
數今天中國電影的風雲人物,非姜文莫屬了。 Continue reading 姜文 – 世界本來就很荒誕 →
Dream BIG and go for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