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基督宗教

陶傑 – 左膠即內奸

伊斯蘭國斬殺了日本人質,又將約旦機師置籠中燒死。這是野蠻對文明的殘酷挑戰。

黑白分明,世界大戰已經開始。但是左膠有另一種扭曲的邏輯:中東的亂局,是美國製造的,伊斯蘭國恐怖主義的源頭,美國的中東石油政策要負責,所以美國才是元兇。

奧巴馬、布殊、克林頓才是「戰犯」,應該去白宮緝兇。如果此一邏輯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拉崛起,因為英法帝國主義掠奪了過多的土地,梵爾賽條約,又對德國過度宰割,對德國不公平,英國和法國才是元兇。帝國主義者邱吉爾和戴高樂,應該為屠猶浩劫而終極負責。

然後左膠又告訴你:對付伊斯蘭國,要以「愛與和平」,只有「愛與和平」,才可以戰勝仇恨。

這種屁話,是左膠之神──六十年代的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始創的:「黑暗不可以驅走黑暗,只有光明。仇恨不可以驅走仇恨,愛才可以。」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左膠即內奸

Advertisement

陶傑 – 點錯主教

西方的文化品牌,在遠東小農社會推銷,最重要是找對代理人。

在西方殖民史與人類學上,代理人又稱買辦,通常由本地受過教育的土著出任,因為買辦代理,必須溝通。代理人不要像中國找特首一樣亂欽點,譬如,英美煙草公司的萬寶路,要找香港代理,香港的代理人,只可以對市場說,吸煙是成功人士象徵,吸煙好有型,而不可以對市場說,吸煙危害健康。

英國聖公會,雖然是十六世紀英王亨利八世因為包了二奶,進而「分裂祖國」,從不准離婚的梵蒂岡獨立拆出來的異端,五百年來因為「英國」,在香港和海外還算品牌。

但不知何故,英國人委任白人港督,從砵甸乍到肥彭,位位都上得桌面,但聖公會在香港的主教,一旦「炎黃子孫」起來,很快就出事。

香港聖公會的主教大罵爭普選的香港人「為什麼要發這麼多聲」,要求「做等待屠宰的羔羊」,而且要有「分析力」,遭到香港基督徒和有識之士痛罵。教會聲稱只是講道「幽默」。

我討厭政治,但喜歡邏輯常識。首先,聖經裏的耶穌──如果歷史上真有此人──就是向羅馬帝國「發聲」,才被羅馬定以「尋釁滋事」罪,判釘十字架的。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點錯主教

陶傑 – 黨性之由來

香港人英治一百五十多年,政治天真,近三十年,只將中國當做一個大巿場,而不知道深圳河以北的一大片,不止是巿場,還是一個政體強力統治着的國家。

一個一盤散沙的民族,如何能幾十年來由衣食、行動、戶口,嚴厲管治到他們的思想?靠一個極為嚴密的龐大的組織機器。

這個組織機器,要管治好一個散渙的民族,首先自己要有一套嚴格的約束力。此一組織的約束力,不止是紀律和規條,而有一套深植入血液和骨髓的意識,此一深層意識,叫做「黨性」。

天真的香港人,不明白「黨性」是什麼回事。有點知識的,會以為只是一般大企業或財團對下屬的規章要求。但「黨性」之嚴厲,遠不止於此。

因為當一個政黨在初生之時,由一股熱血理想的人,鼓吹暴力革命,推翻「壓迫者」,進而還要很激進地摧毀一個所謂「舊世界」,這個政黨須在統治者的追捕殺戮之下艱苦生存,並尋求擴大地盤。一個同志被捕了,遭到嚴刑拷打,要供出組織,如果沒有超強的黨性,在白色恐怖之下咬牙挺住,地下黨的革命就會夭折沒頂。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黨性之由來

Cuba: A New History

作者: Richard Gott

終於完成了2014年的第一本書……

古巴,會令人聯想到雪茄、陽光與海灘。但原來這個加勒比海中最大的島嶼有著一段迂迴曲折的歷史。由哥倫布於1492年發現,成為西班牙帝國的殖民地,20世紀初籍著美國的介入下脫離西班牙人統治,但生活在古巴島上的人並沒有真正活在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表面上雖獨立,但背後實為美國操控。由美國扶持下的獨裁政府當然並沒有為古巴島上的人改善生活,卻不斷將國家的利益出賣給資本家以獲取個人利益。最終這個獨裁政府被卡斯特羅兄弟及哲古華拉推番,成立一個共產主義,亦即是現在的古巴共和國。

在蘇共的支援下,經濟得到基本的支持,卡斯特羅可以毫無顧慮下在古巴進行各種共產政策,同時,對革命有著瘋狂著迷的哲古華拉不斷向南美及非洲多國輸出革命。古巴亦成為人類歷史上一個可以實行比較理想的共產主義國家。(看看北韓就應該知道共產主義只會是一個完美的理型,不可能由不完美的人類完成。)

後多蘇共瓦解,古巴失去了經濟上的靠山,不得不另闢蹊徑尋找新的經濟模型,雪茄與旅遊業成為了古巴新的經濟基礎,這個共產主義國家最後也要向資本主義靠攏。

 
哥倫布在古巴奴役原住民,用了很多滅絕人性的方法強迫他們淘金,拐賣及強姦女原住民。歐洲帶來的天花與麻疹病毒加上屠殺同迫害為整個美洲的原住民帶來毀滅性的破壞,很多原住民奮力抵抗戰死,即使逃亡到山上也被不個歐洲人的魔掌,有些原住民為了不被淩辱,親手將自己的家人殺死然後自殺…… 這絕對是西方交明的一大污點。在 Wikipedia 讀到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薩斯(Bartolomé de Las Casas)引述印第安泰諾族領袖哈土依(Hatuey)的一篇演說:

這就是西班牙人所崇尚的對象。為了這些,他們戰鬥和殺人;為了這些,他們迫害我們,這就是我們把他們扔進海裡的原因……他們這些暴君告訴我們,他們崇仰和平與平等之神,但卻篡奪我們的土地,把我們淪為奴隸。他告訴我們他們是多麼的好,但卻掠奪我們的財產,擄去我們的妻子,強姦我們的女兒。這些懦夫跟我們為敵,卻讓鐵把自己覆蓋,令我們的武器無法穿透……

Here is the God the Spaniards worship. For these they fight and kill; for these they persecute us and that is why we have to throw them into the sea… They tell us, these tyrants, that they adore a God of peace and equality, and yet they usurp our land and make us their slaves. They speak to us of an immortal soul and of their eternal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yet they rob our belongings, seduce our women, violate our daughters. Incapable of matching us in valor, these cowards cover themselves with iron that our weapons cannot break…

哈土依最後在古巴南部一個叫亞拉(Yara)的地方被西班牙人活活燒死。行刑前,一位神父告訴他,若他願意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就可以上天堂。哈土依問道:「天堂有西班牙人的嗎?」神父回答說:「天堂有很多西班牙人,只要是善良的西班牙人都可以上天堂。」哈土依於是說:「我不願意當天主教徒了,因為最善良的西班牙人也都是壞蛋,我不想上天堂後要跟他們一塊兒。」

Reference:

 

cuba-a-new-history

宗教學暨神話學入門

作者: 董芳苑

本書是一本宗教學的入門書,作者講述有關宗教學的各種定義,包括宗教學宗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等等,同時亦介紹了現時仍然存在的各個宗教神話

宗教學是一門人文科學,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著手,當中包括歷史現象學心理學等等。

宗教的出現,隨了深深影響了人類的歷史外、它也會與當地的文化相互作用,例如基督宗教的理念,促使了平等、人權等普世價值的出現,甚至推動政治體制的改革。雖然中國的墨家也有兼愛,但只屬小眾,難以與分庭抗禮。

從道德觀來看:

一神論的宗教道德觀
追求公義、博愛、人權、順服、聖戰 (如基督宗教、伊斯蘭教)
多神論的宗教道德觀

嚮往功利主義、獨善主義 (如道教、民間信仰)

無神論的宗教道德觀
強調自力修持、慈悲、戒殺、追求解脫、或忠黨愛國 (如佛教、納粹主義、共產主義)

在東方,或許是我們缺乏一神論的宗教而民間信仰卻比較流行,形成了如香港的拜金主義

宗教學暨神話學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