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印尼

陶傑 – 大宗師

李光耀是史詩級的國際政治家,人生歷盡二十世紀的激進和凶險。今日許多人,跟在另一些人的後面,稱頌李光耀治下的「經濟成就」,皆瞎子摸象。首先,他們不敢講新加坡的經濟成就從何而來。

李光耀為什麼「專制」?因為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在南洋,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的主要動力是共產黨。

李光耀是華人世界中最早認識到殖民地獨立,絕不可以由共產黨來支配的第一人。李光耀的「專制」,有強烈的道德原因:如果不「專制」,新加坡在五六十年代,早已赤化。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在冷戰時代,都一樣「專制」,不然,就淪為越南、寮國、赤柬高棉的悲慘命運。

李光耀戰後在劍橋讀經濟。劍橋是凱恩斯左翼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發源地。凱恩斯主張政府干預經濟,李光耀也認同,新加坡的家長式干預型,你認為是「專制」,但源起卻是社會主義的均富主張,李光耀的「專制」,其實很左;他一生堅定的反共,卻又相當的「右」。

李光耀又崇尚資本主義,他不反對馬克思主義的平等理想,他說過:「我只是厭惡列寧主義的共產暴力。」李光耀是一個理性、冷靜、清晰的人。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大宗師

Advertisement

陶傑 – 「亞洲價值觀」

二十年前開始,亞洲經濟增長,因為勞工成本廉價,出口強勁,促成就業普遍,市場旺盛。

本來,亞洲的「奇蹟」,只是經濟現象,經濟以「價格」(Price)的競爭為本,價格只與一個「錢」字有關,但那時候,亞洲一些領袖,開始翹尾巴,在國際論壇誇誇而談,大講所謂「亞洲價值觀」。

「亞洲價值觀」是甚麼?二十年來,除了一個錢字很明確,其他一片模糊。

亞洲不同歐洲。歐洲是耶教文明地區,從芬蘭挪威,到意大利葡萄牙,連俄國和波蘭,除阿爾巴尼亞和巴爾幹的少數,都信奉同一宗教,而且在一九九一年之後,都有民主普選。歐洲基本上,是一種共識。

但是亞洲不同:亞洲表面各自發財,日本脫亞入歐,早已不屬亞洲。南韓和中國,表面上稱為「儒家文化」,其實是胡扯,中國是蘇俄馬列的共產國,跟「儒家」沒半點關係,韓國也不再是「華夏」,跟真正儒家的台灣中華民國,韓國又沒有邦交。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亞洲價值觀」

陶傑 – 天各一方

網上有一篇據稱是日本人的網評,譯成中文,題為「跟中國人辯論是浪費時間」,回應中國民間的反日情緒:

「中國人看事情,喜歡看表面,一些中國人總要找一些事情來諷刺挖苦、譬如日本首相一年換一個這種事。我會用笑話來解釋:內褲一年換一條固然不好,卻總比數十年穿一條內褲衛生得多。」

「又譬如日本的AV。在日本,這是合法的,開放的,但日本法律又是嚴格的,不會把強姦變成嫖宿幼女。這些事情見得多,也就沒興趣回應了。不與中國人辯論,是跟中國人相處需要遵守的原則,因為是浪費時間。

此一文牘,寫得很cool,最近在網上熱傳,難怪不論中國如何囂罵反日,日本民間沉默不發一言──你在東莞砸中國人買的日本汽車,我在日本絕不會燒你中國人開的中華料理,也不會追打僑居日本的中國人報復,日本是一個成熟的民族。

香港的「藝評醜聞」,證實了日本這篇網論的觀點。不要跟中國人,尤其是洗了腦的中國人辯論,因為是浪費時間。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天各一方

陶傑 – 第一份報告

梁振英的施政報告,平心而論,總體來說,不比十五年前差,但沒有用,因為這個小孩上學期,也就是頭六個月,成績和操行一片紅,所以這個學期,考個及格,也不夠,要考個超優良,才能把前一截的壞成績追補回來。

這樣一來,就吃力了。梁先生的報告不是沒有實質內容,譬如,這裏的土地幾多公頃,那一片土地多少,共建多少房屋,都講出來了,但是太過平淡,施政報告缺乏一點神來之筆。

什麼是神來之筆?英治時代,明知道香港租約快滿了,即將交回中國,麥理浩臨走還宣布:港島的中區,建一條登山扶手電梯。這就是神來之筆。沒有人想到從干德道半山,有一天可以步行到皇后大道中,登山電梯顛覆了許多人的生活想像,大家能期待,有一天,不用跑路,一條自動輸送帶把人送到半山,電梯動工,兩旁的商戶抗議,但英國人不管,造成之後,你看,電梯兩邊的房產和商舖,都變成了黃金戶。

這就是Governing,管治。一九八九年大陸「六四」,衛奕信宣佈玫瑰園大計,斥資千億建新機場,今天的梁振英,明知道建屋要三五年,但缺乏了神采的一筆。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第一份報告

2011 – Bali Journey Review @ 2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繼續峇里島的歷史…

十六世紀末歐洲的荷蘭人來到峇里島並建立起貿易往來。直到十九世紀中期,荷蘭人龍目島(Island of Lombok)的薩沙卡人(Sasaks)合作入侵峇里島。但後來薩沙卡人荷蘭人反目並屠殺了荷蘭士兵,於是荷蘭軍隊大舉進攻奪回峇里島的統治權並開始殖民。

1906年荷蘭軍隊海難事件峇里島的酋長起衝突,更攻入Denpasar(登巴薩/丹帕沙 – 「den pasar」在荷蘭文的意思是市場)。峇里島上的酋長和宗教領袖奮戰到底寧死不降,最後他們與一眾族人實行了名為Puputan(意指「奮戰至死」或「結束」)的集體自殺儀式,死亡人數約在600至2000人之間。其後荷蘭人繼續進攻周邊地區,直到1908年峇里島王朝正式滅亡而峇里島亦成為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一部分。
Continue reading 2011 – Bali Journey Review @ 2

2011 – Bali Journey Review @ 1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峇里島印尼群島一萬七千多個島嶼中的其中一個小島,是著名的衝浪勝地,除此之外,峇里島亦擁有相當濃厚的歷史與文化,島上不乏歷史悠久的廟宇王宮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經有南島語族(Austronesian)在峇里島生活,根據Wikipedia這些南島語族是從台灣遷移到東南亞一帶。南島語族所覆蓋的地方西至非洲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南至紐西蘭(New Zealand),東至夏威夷(Hawaii)。

峇里島的文化一直受印度中國的影響,特別是印度教(Hindu),大約由九世紀便有文字紀錄印度商人將印度教傳入印尼群島。所以現在島民有超過成九成人都信奉印度教,有半成是回教徒,其餘的還有天主教佛教
Continue reading 2011 – Bali Journey Review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