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乾隆

陶傑 – 道義居英權

特府的政制局長說,香港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之後,英國對香港已經「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不存在道義責任」。

但是,這位譚局長是前「港英」政務官過渡來的。英國對香港,今日確「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但他沒有說的一樣,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前「港英」政務官,都偷偷摸摸地收藏着英國人撤走前賜與的「居英權」。

居英權之設計,人人皆知,是預防有一日共產黨在香港掀起大清算,榮獲居英權的香港華人,包括英治時期的政務官在內,可以逃跑,帶家小安全回歸英國。

居英權即是英國對香港之道義責任。現在這位局長宣佈,英國在九七後對香港已經「不存在道義責任」了,那麼他可否率領全體擁有居英權證書的特府政務官,將英國人臨走時悄悄塞給你的那張紙頭拿出來,燒掉,然後公開宣誓:為斷掉英帝國主義的這點「道義責任」,終身不會向英國政府再申請領回(因為英國人很周到,他知道你有一天做了中國政府的人,會被迫昧着良心公開反英,所以英國容許你為了演戲,騙共產黨,可以公開放棄居英權一次,以後回復正常人性時,再偷偷領回)。

英國對香港沒有道義責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可以這樣說。前「港英」政務官今日這樣講,就有問題了。當然,或許是中國逼譚局長講的,要將前港英高官的居英權的問題暴露出來。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道義居英權

Advertisement

陶傑 – 頂撞了又如何

英國政府解密英中談判香港前途。港督尤德聲稱代表香港,隨英國代表團北上。中國的鄧小平說:香港發了幾多鈔票,沒有人知道。但華文傳媒報道:據說尤德當面「頂撞」鄧小平,說:我知道。

尤德在鄧小平面前講實話,不足為奇。中國人這個「頂撞」一詞,卻甚為趣致。

尤德沒有刻意「頂撞」誰,他只對中國鄧小平出於無知的說法,表示「不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彼此地位相等。但在中國人的語境裏,嚇死了,因為什麼「海瑞罵皇帝」啦、「十奏嚴嵩」啦、「彭德懷上萬言書」啦,凡此種種,並非「表達歧見」,而是下奴對上主的不敬,故曰「頂撞」。

尤德不是鄧小平的家奴。眼看鄧小平這個土包對香港的無知,尤德不跟你客氣,直言糾正,無所謂頂撞不頂撞。即使真的頂撞,又有什麼問題?

尤德在英中會議對鄧小平說了一個「不」字,在英語世界,不成為新聞。在中國人的奴才意識裏,尤德好像頂撞了他們的皇帝,犯了大逆罪。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頂撞了又如何

陶傑 – 我會回來

阿爾及利亞的西方天然氣人質大屠殺,人質死了近廿人,存活者緊急撤退,但英國天然氣公司的主管說:我會回來。

這句話豪氣衝天。已經屍橫遍野,還要回來?當然。有利潤在的地方,不論代價多少,都會回來。換了是香港的公司,早已魂不附體,家屬嚎哭,議員叫「問責」,投訴這個,檢討那樣,加上「黑色旅遊警示」了。但是這個主管說:我會回來。

這是帝國和殖民地的分別。既然是開拓和宣播,必有不可預測的阻力和風險。十九世紀的傳教士去中國佈道,許多給抓起來殺了頭,叫做「教案」。河北天津、山東曹州,拳匪鬧北京,無數教案,死了不知多少人。但從此聖經就此隔絕了嗎?沒有。今天,香港學生有得讀聖保羅和拔萃,家長拚命搶得報名表,多得捐軀殉道的許多前人。
Continue reading 陶傑 – 我會回來

2011 – Yilan 宜蘭之旅 @ 4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最後一天繼續遊臺北

首先乘地鐵到龍山寺站遊覽龍山寺,這座由泉州安海龍山寺分靈出來的艋舺龍山寺建於1740年,那是清朝乾隆年間。當初的艋舺有瘟疫流行,所以在臺灣泉州移民便合資興建龍山寺

參觀完香火頂盛的龍山寺後隆沿著廣州街往東走就可以來到古色古香的剝皮寮老街,剝皮二字有兩個出處,第一是當時的剝皮寮街有以獸皮制作的商品,另一出處是為進口的杉木剝去樹皮而得名。

無論出處如何,今日的剝皮寮老街仍然保留得很好,加上在此取景的電影《艋舺》賣個滿堂紅,使到這富有歷史色彩的老街成為臺北最新的旅遊熱點。
Continue reading 2011 – Yilan 宜蘭之旅 @ 4

2011 – Beijing 北京之旅 @ 5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北京之旅的最後一天,今天遊覽的是故宮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詔改由南京應天府遷都燕京順天府燕京的皇宮就是今天的故宮,又叫紫禁城

乘地鐵到天安門東站,出站就走兩步便可看見看天安門。從前的北京京城由外至內分為外城內城皇城天安門就是皇城的南門,也就是明朝承天之門。以下兩幅圖(改自Wikipedia)展示了內外城的各門與時期皇城的大門。

內外城與皇城
內外城與皇城

Continue reading 2011 – Beijing 北京之旅 @ 5

2011 – Beijing 北京之旅 @ 2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鐘樓灣胡同走了一圈,之後回到前海,沿著帽兒胡同一直走到南鑼鼓巷

終於可以脫離人多擠迫的地方,寧靜的帽兒胡同讓人靜靜的看一看這個城市。中途看到一間歇腳小店,以四合院作鋪,並且有幾位北京的外國留學生在工作。於是休息一會兒,順便看一看中國的四合院

小休一會後繼續往南鑼鼓巷進發,南鑼鼓巷鐘樓鼓樓一樣建於元朝,由北至南,東西兩面各跟八條胡同連接,帽兒胡同就是在東面的其中一條胡同南鑼鼓巷亦是遊客熱點,晚上是一條酒吧街。
Continue reading 2011 – Beijing 北京之旅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