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解封前首相戴卓爾夫人三十年前訪問中國談判香港主權的經過,除了一些飲食資料,沒有什麼進一步的內幕。
戴卓爾夫人在回憶錄裏提過:對中國的鄧小平缺乏好感,覺得這個中國老人毫無教養,在會談中,鄧小平不斷向戴卓爾夫人噴二手煙,而且向痰盂裏時時吐痰。戴卓爾夫人認為鄧小平缺乏對女性的起碼禮貌,而英國的大使館人員私下展開「熱烈的爭論」:鄧小平不停的吐痰,究竟是蓄意顯示某等「天朝大國」的排場效果,還是這個人在本質上是一名歹徒(Thug)。
當然,一來英國人在清末已經見識過來訪的李鴻章在皇宮裏吐痰的中國文化,二來為了照顧中國人尊崇第二次解放了他們的「鄧公」的民族感情,當時沒有洩漏此一「機密」,但戴卓爾夫人畢竟是西方文明國家的領袖,對於鄧小平在痰涎濺落在痰盂的清脆水聲中強硬宣佈必須收回香港主權,而且出兵摧毀香港的繁榮也在所不惜,還是十分詫異,事後她說:「鄧小平這個人真殘酷(Cruel)呀。」如果知道英文的含蓄,就明白戴卓爾夫人對鄧小平,以及這個人統治的國家的觀感,相當惡劣。
為免香港變成廢墟──戴卓爾夫人那一代政治家,目睹過赤柬侵佔金邊的一幕,知道極度情緒化的鄧小平,做得出來──戴卓爾夫人選擇了高貴地讓步。七年之後,鄧小平派坦克殺進天安門,屠殺和平抗議的平民,歷史證明她的判斷是正確的。
英國應該放棄香港,因為當戴夫人從北京來香港的時候,在啟德機場拉扯橫幅抗議,高呼「反對三個不平等條約有效」、並支持「民主回歸」的,不是俗稱的「土共」,而是以司徒華為首的香港民主黨早期人士,他們是一群理想的知識份子,而且自稱愛國。我當時在家看到電視新聞這一幕,覺得很好笑,對我的父母說:「呸,從哪裏爆出來的這夥笨蛋呢?他們將會付出代價。」今天我回想起,也發現我的判斷是正確的。
戴卓爾夫人在香港鬧巿參觀,一幫小孩覺得她很親和,笑嘻嘻的跟着跑,而戴卓爾夫人也跟他們逗玩,氣氛甚為溫馨。後來的特區政府,發現這就叫「政治公關」,都極力模仿,可惜或因文化背景所限,你今天看看舊片,還是戴卓爾夫人的表現更自然。
今天戴卓爾夫人尚健在,只是腦筋有點不清楚。相對於她當年蓄意噴二手煙和吐痰的對手,戴卓爾夫人失落了香港,但贏得了歷史的好名聲。但願她多福而萬壽。
陶傑
2013-03-28
Reference: 女首相在遠東
你就是一个杂种!让你做中国人你不做,那就滚出去!
LikeLike
這要看你怎樣定義中國人。
作為國民,我會認識我所生活的地方的文化、歷史、語言、習俗,並會用行動守護它。例如在這個現在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由夏商周到中華民國的歷史我都略知一二,所如我會寫繁體字,說粵語,因為這是中華文化的一部份。當然還有很多中華文化如儒、道、佛等百家和歷史,此外還有各種地方文化,這些都是構成中國人定義的必要條件。
同時,作為一個世界公民我會思考普世價值,尋求公義的社會並對抗不義之人和事。
但我看現在生活在個現在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人,我看不出有任何中華文化。我只看到毒奶粉、大頭BB、三聚青安、貪污、拜金、逼遷等等等等,然後有誰去對抗這些不公義的時候,就會被尋釁滋事、被自殺。
你可以告訴我在你心目中的中國人是怎樣的嗎?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