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庸
查先生的小說當然很好看,但今次想分享的是袁承志故事完結後的袁崇煥評傳。
這是查先生在1975年所寫的補充。正如作者所說,碧血劍中的虛構主角袁承志是一很性格不鮮明的角色,相反,整篇故事都是圍繞從未出現過是袁崇煥與金蛇郎君夏雪宜。
評傳中除了交待明末時的歷史背景與袁崇煥的生平外,作者主要帶出一個新的觀點,那就是崇禎並不是因為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而殺害袁崇煥,即使沒有反間計,君臣之間性格上的衝突與嫌隙才是真正的殺機。
「屌那媽,頂硬上,幾大就幾大!」,這就是袁崇煥的名句,反映了廣東硬漢子的性格與廣東話/粵語的神粹。不要以為他是粗人一個,其實他是明朝進士,是一個文官,但憑著對國家的熱誠與軍事觸覺,終於擊退了從未打敗仗的努爾哈赤,為明朝東北的百姓帶來短暫的安寧。
可惜的是他的君主是生性多疑的崇禎,就在多次君臣之間的衝突後,在加上京中奸臣的唆擺,即使袁崇煥在北京城外成功抵抗繞路入侵的辮子軍(崇禎害怕袁系軍隊,所以不讓袁軍進城,袁崇煥與他的部隊只好在城外死守。),也改變不了崇禎的殺意。
最後袁崇煥被判凌遲處死,就是要被刀手在身上割下一千塊肉才可以死的變態死刑,但無知的北京市民卻忘恩負義地認為清兵是袁崇煥引來京城,袁崇煥被押去行刑時,不少北京市民爭先恐後咬下袁崇煥的肉,連內臟也咬破,這就是一代忠臣的下場。
當時的女真族只有五十多萬人,而明朝粗略估計有一億人,其實努爾哈赤、皇太極不斷主張議和,並願意臣服於明朝皇帝,但愚蠢的崇禎與不少京官都覺得議和是喪權辱國的行為,可想而知明朝是注定要自我滅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