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黃毓民用孟子《離婁上》的「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來質問曾蔭權何以指派民望極低的林瑞麟出任政務司,可能「離婁」和「彌留」同音,觸碰到正處於「彌留狀態」的曾蔭權的敏感神經,故此以「黑社會爛仔」反唇相譏。事後不少市民為曾特首言論而喝采歡呼,紛指「罵得好」,問其原因,答曰:呢啲議員成日大大聲教壞細路,特首鬧得佢啱。
何謂教壞細路?我最近很愛用這個比喻解釋。
甲聲大夾惡,最愛罵人「PK」,但得把口,無動手。
乙溫文有禮,拈花微笑一言不發,卻暗暗伸腳,把來往路人勾倒「PK」。
甲乙誰人才是「教壞細路」的爛仔?
香港人答曰:甲﹗因為甲有講粗口,乙無。
嗚呼﹗港人眼光何其短淺﹗林公公不說「PK」,但弄了一個怪胎「遞補機制」,等於跣了香港一鑊,要我們集體PK。曾特首大呼小叫「我好驚」,但指派如此低民望的林公公上台,其實等於實際上罵了全港市民PK。
可惜,市民保守,誰說粗口誰便有罪。市民壓倒性支持范太,對長毛卻頗有微言。可是你問問天安門母親丁子霖,范太在她眼中是什麼丑角?范太的「六四是不幸事件」、「靠CNN知道」、「無權說平反」言論,才是真正教壞細路﹗長毛粗魯,但熱血支持平反六四事件,我寧可小朋友多聽長毛叔叔的言論。
二○○三年,阿諾舒華辛力加被扔雞蛋後,談笑風生地說了句「你還欠我煙肉呢」,這個幽默的經典片段在互聯網瘋傳,有人問:香港政客何時能做到?我說,若香港社會能理解扔雞蛋背後的憤怒,而不是只懂「教壞細路」的道德反應,則香港的政客便不敢再對異議者肆無忌憚的訓斥,而要做場戲,笑面迎人。
曾志豪
20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