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你知道投票的意義嗎?
選舉對有些人o黎講可能係一個政治Show…
“d 候選人,講就無敵,做就無能為力。”
“佢地為o左選票,無所不用其極,到最後咪有係為o左自己利益。”
“開頭話50%投票率就係公投成功,而家又話30%,你講哂啦。”
“無一個真係為香港人做野,投票都冇意思。”
會講上面說話的人,當然不會去投票,甚至無去登記做選民。我相信造成這個現象的其中一個原因同香港的公民教育有關,運用第一因論證:
(我將上面不會去投票的人稱為A類型人 — Anti-Politics)
A類型人不投票 (結果)
->公民教育缺乏政治投入
->政府沒有做好公民教育
->政府權力核心不想公民力量壯大 (第一因)
失去公民力量,政府權力就更加鞏固,政策施行順利,社會就比較容易管理,這同漢武帝獨尊儒術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無論97前的殖民地政府還是97後的香港政府都無做好公民教育,導致香港人政治冷感。當然,原因不是只有公民教育的失敗,香港人的生活壓力,社會扭曲的價值觀等都造就今日的現象。所以你應該明白點解曾蔭權的管治班子不但不投票,就連補選的宣傳都可免則免,因為今次投票係正面衝擊佢地的權力,若果今次投票率高,佢地就再不能夠用自己係民意所歸做借口,冠冕堂皇咁保障自己的權力與利益。佢地最希望就係全香港人都係A類型人。
投票的意義,在於實踐政治權力的更替。套用村上春樹的高牆與雞蛋論,我投票係因為我要撐雞蛋,即使我知道今日的雞蛋會變做另一度高牆,我仍會撐雞蛋,因為當雞蛋會變做高牆後,我可以用另一隻雞蛋拆毀以後的高牆。